紫癜性肾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紫癜性肾炎患者需从饮食、生活管理、病情监测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饮食上要优质低蛋白、低盐、限高钾;生活中急性期卧床休息、稳定后适度活动,预防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要定期监测尿常规、血压、肾功能;儿童、老年、女性患者各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饮食方面
1.优质低蛋白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0.6-0.8克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保证身体基本营养需求。因为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滤过负担,加重肾脏损伤,而优质蛋白能在满足营养的同时减少代谢废物产生。
2.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高盐饮食易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对于紫癜性肾炎患者出现水肿时尤为重要,水肿患者还可能伴随高血压,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
3.限制高钾食物:若存在肾功能不全,需限制香蕉、橘子、红枣等高钾食物摄入,防止高钾血症。因为肾功能不全时钾排泄减少,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二、生活管理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利于肾脏修复。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卧床休息可减少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减轻肾脏负担;适当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剧烈运动可能加重肾脏损伤和病情反复。
2.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因为感染是紫癜性肾炎复发或加重的常见诱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紫癜性肾炎病情波动。
3.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应严格避免接触,如对某些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常见过敏原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减少免疫复合物形成,降低紫癜性肾炎发作风险。
三、病情监测
1.尿常规监测:定期检测尿常规,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一般建议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尿常规,通过尿常规可初步判断肾脏受损情况。
2.血压监测:密切监测血压,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需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对于紫癜性肾炎患者,血压一般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通过家庭血压监测仪每日定时测量。
3.肾功能监测:定期检查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功能进展情况。肾功能检查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有助于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和治疗效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需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过敏的水果。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疾病和治疗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儿童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较快,需更频繁地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
2.老年患者:老年紫癜性肾炎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更加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在饮食方面,要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等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同时,老年患者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用药需更加谨慎,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肾脏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紫癜性肾炎对肾脏的损伤可能加重肾功能恶化,所以病情监测要更细致。
3.女性患者:女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在生理期需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因为生理期女性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同时,女性患者妊娠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计划妊娠的女性需在医生评估下进行,评估肾脏功能、血压等情况是否适合妊娠。妊娠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妊娠可能诱发紫癜性肾炎复发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