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日常注意哪些问题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需注意休息与活动,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保证饮食营养,摄入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密切病情监测,观察症状和体征变化;伴有肺结核时进行呼吸道隔离和注意个人卫生;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儿童和老年人有相应护理要点。
一、休息与活动
1.急性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建议卧床休息2-4周,这样有利于机体恢复,减少机体耗氧量,促进炎症吸收。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家长需加强看护,避免其过度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2.恢复期: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例如,可从短时间的散步开始,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然后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延长活动时间和增加活动强度。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活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防止因活动不当导致疲劳,影响康复。
二、饮食营养
1.保证热量摄入:患者应摄入充足的热量,以满足机体修复的需求。一般来说,每天每公斤体重可摄入30-35千卡的热量。可选择谷类、肉类、蛋类等食物,如米饭、瘦肉、鸡蛋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热量的需求相对更高,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肥胖等问题。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可选择易消化的高热量食物,如软质米饭、蛋白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鱼肉等。
2.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应保证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0-1.5克蛋白质。可多食用豆制品、牛奶、鱼虾等。对于儿童,豆制品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可适当增加豆腐、豆浆的摄入;老年人要注意选择优质蛋白,且烹饪方式要尽量清淡,如清蒸鱼等,避免增加胃肠负担。
3.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如苹果、橙子、菠菜、西兰花等。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儿童可能不太喜欢吃蔬菜,家长可通过制作蔬菜汁、蔬菜泥等方式让其摄入;老年人要注意蔬菜的烹饪软烂程度,方便咀嚼和消化。
三、病情监测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胸痛、咳嗽等症状的变化。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胸痛加剧、咳嗽频繁等,可能提示病情有变化,需及时就医。儿童由于不能准确表达自身感受,家长要留意儿童的精神状态、食欲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食欲明显下降等,要考虑病情是否有异常;老年人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更要关注其整体状态的变化。
2.体征监测:家属可学习一些基本的体征观察方法,如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运动等。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若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或胸廓运动不对称等,可能提示胸腔积液等情况有变化,需及时告知医生。
四、隔离与防护
1.呼吸道隔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若伴有肺结核,具有一定传染性,要注意呼吸道隔离。应单独居住,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痰液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等方式。儿童与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要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2.个人卫生: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家长要督促其洗手等;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等,家属要帮助其做好个人卫生护理。
五、遵医嘱治疗
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服药,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因为结核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规律用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转为难治性结核。儿童在服药时可能会存在不配合的情况,家长要耐心引导,可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让儿童理解服药的重要性;老年人要注意按时服药,可使用药盒等辅助工具来提醒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