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有多种表现,腰背部疼痛隐匿起病,夜间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青少年及青壮年、男性、有家族史、长期久坐等人群易患;晨僵晨起出现、活动后缓解且持续超30分钟,影响生活质量;外周关节以髋、膝、踝等关节常见,有疼痛肿胀等表现;肌腱端炎常见于足跟等部位,有疼痛压痛等;部分患者有低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均与炎症反应相关
一、腰背部疼痛
1.发病特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多表现为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一般为隐匿起病,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多数患者疼痛在夜间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可缓解。这种疼痛与机械性腰背疼痛不同,机械性腰背疼痛通常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而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特点更符合炎性腰背痛的表现。从年龄方面看,青少年及青壮年较为常见,男性相对女性更易患病。在生活方式上,长期久坐、弯腰劳作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2.病理机制:主要与骶髂关节及脊柱的炎症反应有关,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感觉。炎症会逐渐侵蚀骶髂关节及脊柱的关节结构,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
二、晨僵
1.表现及持续时间:患者早晨起床后会出现腰背部僵硬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一般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晨僵是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与炎症导致的关节周围组织水肿、肌肉紧张等有关。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因身体柔韧性较好,晨僵表现相对不典型,但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明显。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使晨僵症状有所加重。有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晨僵可能更易出现。
2.对生活的影响:晨僵会严重影响患者早晨的活动能力,导致穿衣、翻身等动作困难,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三、外周关节症状
1.常见受累关节:早期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下肢关节较为常见,也可累及肩关节、腕关节等上肢关节。受累关节可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例如髋关节受累时,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等症状;膝关节受累时,会有关节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在年龄方面,青少年患者外周关节受累相对较多见,女性患者外周关节受累的临床表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密切关注。生活方式中,过度运动或关节损伤等可能诱发外周关节症状加重。
2.病理基础:外周关节的炎症同样是由于免疫炎症反应累及关节滑膜等组织,导致关节出现一系列炎症表现。
四、肌腱端炎相关表现
1.具体部位及症状: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可出现肌腱端炎,常见于足跟、髌腱、跟腱等部位,表现为这些部位的疼痛、压痛,严重时可出现肿胀。足跟痛是较为常见的肌腱端炎表现,患者行走时足跟疼痛明显。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大,肌腱端炎相关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怀孕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负荷变化,可能会加重肌腱端炎的症状。生活方式中,长期站立、行走等可能导致肌腱端炎症状加重。
2.发病原理:炎症累及肌腱附着于骨的部位,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疼痛等症状。
五、全身症状
1.一般情况: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低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低热一般体温在37.5℃左右,乏力表现为患者自觉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消瘦则是体重逐渐减轻。年龄较小的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家长忽视。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情况下,全身症状可能会有所波动。有慢性疾病史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
2.与疾病的关系:全身症状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全身性表现,与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