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和荨麻疹有什么不同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高度传染性,临床表现有前驱症状、向心性分布的皮疹等,主要靠典型表现诊断,对症治疗为主,多数预后好但免疫低下者有风险;荨麻疹病因复杂,表现为风团等,靠皮疹特点诊断,需除因并对症治疗,多数急性预后好,慢性易复发,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情况
一、病因方面
1.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的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可潜伏在体内,成年后可能引发带状疱疹。
2.荨麻疹:病因复杂,常见因素包括食物(如鱼虾、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等)、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吸入物(花粉、尘螨等)、物理因素(摩擦、压力、冷热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不同个体病因差异较大,无特定的易感人群指向性。
二、临床表现方面
1.水痘:
皮疹特点:潜伏期约10-21天,先出现前驱症状,如低热、不适、厌食等,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然后蔓延至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始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轻度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儿童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成人患者症状可能较重。
2.荨麻疹:
皮疹特点:表现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风团为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水肿性团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可呈淡红色或白色,发作突然,数小时内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出现,此起彼伏。血管性水肿多发生在皮下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口唇、外阴等,表现为局部肿胀,肤色正常或轻度发红,表面光亮,常为单发,也可与风团同时存在。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瘙痒,少数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若发生在喉部可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三、诊断方面
1.水痘: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皮疹的特征(向心性分布、斑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学检查,如疱疹刮片查找多核巨细胞、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等。
2.荨麻疹:主要依据典型的皮疹特点(风团及消退过程)即可诊断,同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诱因、皮疹特点、病程等,以寻找可能的病因,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测等辅助检查。
四、治疗方面
1.水痘:主要是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给予退热治疗,皮肤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播散性水痘或新生儿水痘等情况,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2.荨麻疹:首先是去除病因,避免接触可疑的致敏原。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以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对于病情严重、出现休克等全身症状的患者,需立即进行抢救。
五、预后方面
1.水痘: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皮疹结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免疫力正常的儿童患者病程较短,恢复较快。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预后相对较差。
2.荨麻疹:大多数急性荨麻疹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在数天至数周内痊愈,预后较好。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但一般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部分患者可通过长期治疗控制症状。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水痘时需注意加强护理,避免搔抓皮疹引起感染;孕妇患水痘可能会影响胎儿;荨麻疹患者中,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可能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全身症状,需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