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炎怎么治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活动、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抗过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对症治疗(水肿、高血压治疗)、病情监测随访以及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期)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及监测。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劳累。因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在急性期肾脏可能处于炎症状态,过多活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卧床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关注其活动情况,避免过度玩耍。
2.饮食调整: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饮食可减少水钠潴留,减轻水肿;优质低蛋白饮食能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延缓肾功能恶化。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还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例如,肾功能正常时蛋白质摄入量约0.8-1.0g/(kg·d),肾功能不全时需适当减少。
二、药物治疗
1.抗过敏药物: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与过敏相关的疾病,抗组胺药物能缓解过敏症状,减轻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剂型。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对于有明显蛋白尿、血尿或肾脏病理呈明显炎症改变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能减轻肾脏的炎症损伤。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尤其是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3.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易复发的情况下使用。免疫抑制剂能抑制机体过度的免疫反应,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三、对症治疗
1.水肿的治疗:对于水肿明显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利尿剂能促进水钠排出,减轻水肿。但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尤其是儿童患者,要密切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
2.高血压的治疗:若出现高血压,可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或ARB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但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儿童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四、病情监测与随访
1.尿常规监测:定期检测尿常规,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估病情的活动情况。一般建议每周或每两周检测一次尿常规,尤其是在治疗初期。
2.肾功能监测: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了解肾脏功能的变化。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更频繁地监测肾功能。
3.定期随访: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一般每1-3个月随访一次,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随访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反馈症状变化、用药后的反应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的药物。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患病可能对儿童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焦虑等,需要给予心理关怀。
2.老年患者:老年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药物选择上要更加谨慎,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降压药、降糖药与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药物合用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的治疗需非常谨慎,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治疗时需权衡母亲病情和胎儿安全,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并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