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尿蛋白怎么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防治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中急性期卧床休息,缓解后适度活动,饮食上注意蛋白质、热量、脂肪、钠的合理摄入;药物治疗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他免疫调节剂;并发症需防治感染、血栓栓塞及急性肾损伤;儿童患者要关注激素对生长发育等影响,老年患者需兼顾基础疾病,注意药物及并发症防治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肾病综合征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促进肾血流量增加,利于利尿,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这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情加重,不同年龄患者活动量需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儿童患者活动需家长密切监督。
2.饮食:
蛋白质:一般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饮食,每日每千克体重约1g,以补充尿中丢失的蛋白质,但当肾功能不全时,应根据肌酐清除率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生长发育需求,蛋白质摄入需更谨慎评估。
热量: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每日每千克体重约30-35kcal,以满足机体基本代谢需求,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热量需求因基础代谢率不同而有差异。
脂肪: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植物油等,对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尤为重要,儿童患者需注意饮食中脂肪的合理搭配,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钠:水肿时需限制钠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应小于3g,有严重水肿者应小于2g,不同年龄患者对钠的耐受和需求不同,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含钠高的食物摄入。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发挥作用。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初始治疗需足量足疗程,起始剂量一般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mg,晨起顿服,之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儿童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指标,成人患者可能出现感染、骨质疏松等情况。
2.免疫抑制剂:对于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的患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但免疫抑制剂有一定副作用,如环磷酰胺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性腺抑制等,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儿童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需更加谨慎,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3.其他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等,也可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免疫有关,使用时同样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监测相关指标。
三、并发症防治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免疫球蛋白丢失,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病房清洁,减少探视,对于已发生感染的患者,需根据感染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儿童患者免疫力较低,感染后病情变化快,需及时就医并积极治疗。
2.血栓、栓塞并发症:由于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如肾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等,使用抗凝药物时需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儿童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需注意剂量调整及出血风险评估。
3.急性肾损伤: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需积极寻找诱因并去除,如有效扩容、停用肾毒性药物等,必要时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处理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和基础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肾病综合征以微小病变型多见,治疗上激素反应较好,但需注意激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定期监测身高、体重、骨密度等,同时关注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在药物使用上,严格按照儿童剂量调整,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药物选择上需考虑药物的肾毒性及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起始剂量宜小,逐渐调整,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注意预防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