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做什么运动锻炼最好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伸展运动(如脊柱伸展、髋关节伸展)和力量训练(如核心肌群训练、下肢力量训练),不同运动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有不同注意事项,运动可改善相关状况、维持关节活动度等。
一、有氧运动
1.游泳: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非常适合的运动。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脊柱和关节的压力,让患者在运动时肌肉能更放松地活动。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锻炼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脊柱的活动度、心肺功能等都能得到改善。患者可每周进行3-5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可选择自由泳、蛙泳等不同泳姿,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因寒冷刺激导致关节痉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游泳都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运动方式,年龄较小的患者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浅水区的适应性游泳锻炼,能逐渐提高身体机能;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体力适当调整游泳强度和时间。
2.快走:快走也是不错的有氧运动选择。快走时身体的重力交替作用于脊柱和下肢关节,有助于增强腰部及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一般建议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每周进行3-5次快走锻炼,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速度以自身能持续行走且不感觉过度疲劳为宜。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上班族可利用午休时间在附近进行短距离快走,退休人员可在公园等环境较好的地方进行较长时间快走。但如果患者处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则不适合进行快走运动,需等病情稳定后再逐渐恢复。
二、伸展运动
1.脊柱伸展运动:患者取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尽量向后伸展脊柱,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也可在仰卧位时,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尽量拉向胸部,使脊柱得到伸展,每侧保持10-15秒,重复3-5次。这种伸展运动能有效增加脊柱的活动范围,缓解脊柱的僵硬感。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脊柱伸展运动时要注意动作幅度,年龄较小的患者动作幅度可适当减小,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老年患者则要缓慢进行,防止因骨质疏松等问题导致意外。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果之前有过脊柱骨折等情况,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脊柱伸展运动,避免加重病情。
2.髋关节伸展运动:患者可仰卧位,一侧腿伸直,另一侧腿屈膝抬起,然后将抬起的腿向身体外侧伸展,保持10-15秒,两侧交替进行,每侧重复3-5次。髋关节伸展运动有助于维持髋关节的活动度,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尤为重要。不同性别患者在进行该运动时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如果处于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和幅度,避免对胎儿等造成不良影响。
三、力量训练
1.核心肌群训练:平板支撑是一种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方式。患者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坚持30-60秒为一组,可进行3-5组。核心肌群训练能增强腹部、腰部等核心部位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稳定脊柱,减轻脊柱的压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平板支撑的难度可适当调整,年龄较小的患者可从较短时间的支撑开始,逐渐增加时间;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肌肉力量情况进行,若力量较弱可缩短支撑时间或采用跪姿平板支撑等相对轻松的方式。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患者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短时间平板支撑训练来增强核心肌群。
2.下肢力量训练:靠墙静蹲是下肢力量训练的简单有效方法。患者背部靠墙,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为一组,可进行3-5组。下肢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下肢关节的稳定性,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影响下肢关节的患者有帮助。在进行下肢力量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膝关节内扣等错误姿势。不同性别患者在进行该训练时无特殊差异,但女性患者如果有膝关节等旧伤,要谨慎进行,根据旧伤恢复情况调整静蹲的角度和时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