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可通过运动疗法、物理治疗及姿势与生活方式调整来进行综合防治。运动疗法包括游泳、脊柱关节活动度锻炼、肌肉力量锻炼;物理治疗有热疗、牵引治疗;姿势与生活方式调整需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合理睡眠。
一、运动疗法
1.游泳:游泳是强直性脊柱炎非常适宜的运动方式,能借助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重,让脊柱、髋关节等在几乎无重力干扰的状态下进行活动,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例如多项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锻炼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脊柱活动度及心肺功能等方面较不进行游泳锻炼的患者有明显改善。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泳强度和时长,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左右。对于有一定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2.脊柱关节活动度锻炼:患者可每天进行简单的脊柱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活动,保持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年龄较小的患者在家长辅助下进行轻柔的相关活动,以促进脊柱正常发育;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适当调整活动强度;有长期病史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较严重的患者,活动时要循序渐进,避免暴力操作造成关节损伤。比如每天晨起及睡前可各进行一次,每次每个动作重复5-10次。
3.肌肉力量锻炼: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俯卧位抬头挺胸等锻炼来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从而更好地维持脊柱稳定性。不同年龄患者肌肉力量锻炼的强度有所差异,一般年龄较小者可从较轻的肌肉收缩动作开始,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适应逐渐增加强度;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在肌肉力量锻炼上无本质差异,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有病史的患者要注意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进行锻炼,避免因肌肉过度用力导致疼痛加重或关节损伤。
二、物理治疗
1.热疗:可采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方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热敷一般可使用温热的毛巾等,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红外线照射要注意控制距离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不同年龄患者热疗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把控,儿童皮肤娇嫩,更要谨慎;女性患者在经期腹部热疗要注意温度;有皮肤破损等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热疗。
2.牵引治疗:对于有脊柱畸形或脊柱活动受限较明显的患者,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牵引,帮助拉开椎间隙,改善脊柱功能。但牵引的力度和时间需要严格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年龄较小的患者一般不建议采用牵引治疗;孕妇等特殊人群要避免牵引治疗;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要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牵引。
三、姿势与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卧位,都要保持脊柱挺直。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收腹挺胸;坐姿要选择有良好支撑的座椅,保持腰部紧贴椅背;卧位时可选择硬板床,仰卧位时可在膝下垫薄枕,保持腰椎前凸曲线,侧卧位时双下肢屈曲。不同年龄患者在保持正确姿势上需要家长或自身注意引导和监督,儿童时期养成良好姿势对脊柱发育至关重要;女性患者在穿着方面要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等影响姿势的服饰;有长期不良姿势导致脊柱问题的患者要逐步纠正姿势,避免加重病情。
2.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长时间久坐、久站等都会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脊柱造成不良影响,要定时进行活动,一般每隔1-2小时就起身活动5-10分钟,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不同年龄人群长时间固定姿势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玩耍;男性患者若工作需要长时间久坐,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女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
3.合理睡眠: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侧卧时与肩同高为宜。床垫不宜过软,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年龄较小的患者要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舒适枕头和床垫;孕妇由于身体特殊变化,要选择能适应身体变化的睡眠用品来保证脊柱健康;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等非药物方式改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