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曲张怎么办好
食管静脉曲张需明确病因,通过内镜评估曲张程度,针对病因治疗,如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戒酒等,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预防出血,急性出血时采取一般急救和止血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患者还需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包括避免粗糙坚硬食物、戒酒、注意休息和情绪等以预防出血及促进康复。
一、食管静脉曲张的评估
1.明确病因:食管静脉曲张通常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也可能见于布加综合征等其他导致门脉高压的疾病。需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来明确病因,不同病因的处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例如肝硬化患者需进一步评估肝功能等情况。
2.评估曲张程度:内镜检查是评估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金标准,可观察到曲张静脉的范围、形态(如是否为轻度、中度、重度曲张)等,重度曲张发生出血的风险更高。
二、预防出血的措施
1.针对病因治疗
肝硬化患者: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若符合抗病毒指征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控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展;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必须严格戒酒,避免酒精进一步损伤肝脏,加重门脉高压。
其他病因患者:如布加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以解除血管梗阻,降低门脉压力。
2.药物预防: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如普萘洛尔,通过降低心输出量和门脉压力来减少出血风险,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谨慎评估。
三、急性出血的处理
1.一般急救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休克等严重情况。
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的失血情况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胶体溶液等,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避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2.止血治疗
药物止血:常用的药物有垂体后叶素及其类似物(如特利加压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脉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但垂体后叶素可能引起腹痛、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也是常用的止血药物,止血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内镜下止血:如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通过圈套器将曲张静脉套扎,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止血目的;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也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将硬化剂注射到曲张静脉内使其闭塞。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处理食管静脉曲张时,需更加谨慎评估药物的使用,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例如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剂量;在进行内镜下治疗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受性,操作需更加轻柔。
2.儿童患者:儿科患者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门脉系统异常等疾病相关。在处理上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如内镜下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且要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治疗后的反应。
3.孕妇患者:孕妇出现食管静脉曲张较为特殊,处理时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谨慎权衡,药物的使用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内镜下治疗也需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进行,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五、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需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如坚果、油炸食品等,以防划破曲张静脉引起出血;建议进食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同时要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肝脏损伤,升高门脉压力,增加出血风险。
2.生活习惯: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门脉压力的稳定。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门脉压力升高,增加出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