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怎么回事
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慢性炎症,主要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实质,多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引发,有全身、泌尿系统症状及肾脏功能损害表现,通过尿液、影像学、肾功能检查诊断,治疗需控制感染、纠正易感因素、保护肾功能,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肾脏慢性炎症,主要累及肾盂、肾间质和肾实质。多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细菌潜伏于肾盂肾盏内、肾乳头肾髓质处,反复发生感染导致肾脏出现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原菌
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少数为革兰阳性菌,细菌可通过上行感染(如女性尿道短且直,性生活、经期等易导致细菌上行至肾盂)、血行感染(如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等途径引发感染。
(二)发病机制
急性肾盂肾炎时,若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细菌未能完全清除,就会潜伏在肾脏内。随着时间推移,细菌再次繁殖引发炎症,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肾脏组织出现纤维化、瘢痕形成,使得肾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影响尿液的正常引流和肾脏的滤过、重吸收等功能。
三、临床表现
(一)全身症状
患者可出现间歇性低热或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等全身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长期存在,在劳累等情况下容易加重。
(二)泌尿系统症状
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但相对急性肾盂肾炎可能较轻,也可表现为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受到影响,提示肾小管功能受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腰部酸痛、叩击痛等。
(三)肾脏功能损害表现
随着病情进展,肾脏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水肿(初期多为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高血压等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出现恶心、呕吐、贫血等一系列尿毒症症状。
四、诊断方法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尿沉渣镜检可见白细胞管型,这对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有一定特异性,提示肾脏有感染性炎症。
2.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CFU/ml,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为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是否有瘢痕形成、肾盂肾盏变形等情况,有助于了解肾脏的结构改变。
2.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脏表面凹凸不平,双侧肾脏大小不等,这是慢性肾盂肾炎较为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三)肾功能检查
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减退等表现,如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尿浓缩功能减退等。
五、治疗原则
(一)控制感染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疗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要确保彻底清除细菌,防止感染复发。
(二)纠正易感因素
积极寻找并纠正引起慢性肾盂肾炎的易感因素,如存在尿路结石、尿路畸形等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去除细菌滋生的环境。
(三)保护肾脏功能
对于已经出现肾脏功能损害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剩余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延缓肾功能恶化。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慢性肾盂肾炎时,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容易影响其生长发育。在治疗时要谨慎选用抗菌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肾脏有明显损害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二)孕妇
孕妇患慢性肾盂肾炎时,由于妊娠的特殊情况,用药需要更加谨慎。要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因为感染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
(三)老年人
老年人患慢性肾盂肾炎时,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较弱,病情可能较为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且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等一般治疗,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