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需综合多方面进行合理安排,要根据年龄、劳动强度等精确计算每日总热量;实行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蛋白摄入并优先选优质动物蛋白;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复合碳水化合物并合理分配;控制脂肪摄入,选健康脂肪并控制总量;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控制盐摄入在每天36克,合并高血压、水肿者进一步降低;不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及合并其他疾病者有相应饮食注意事项;最后要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
一、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根据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身体状况及劳动强度等因素,精确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一般而言,休息状态下每千克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者3035千卡,中度体力劳动者3540千卡,重体力劳动者40千卡以上。年龄较大、活动量少的患者,总热量应适当降低;而劳动强度大、身体消耗多的患者,则需相应增加。
二、优质低蛋白饮食
1.限制蛋白质摄入: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天每千克体重0.81.0克;肾功能不全者,降至0.60.8克。儿童患者因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摄入量可适当增加,但也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2.选择优质蛋白:优先选择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优质动物蛋白,它们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当,易于人体吸收利用。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虽然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含有的非必需氨基酸较多,应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限制。
三、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1.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全谷物、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它们在胃肠道中消化吸收相对缓慢,可避免血糖急剧升高。避免食用精制谷物制品和添加大量糖分的食品,如白面包、蛋糕、甜饮料等。
2.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将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匀分配到三餐中,避免某一餐摄入过多导致血糖波动。同时,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活动量,适当调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四、控制脂肪摄入
1.选择健康脂肪: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人造黄油等。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控制脂肪总量: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对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脂肪摄入量应进一步降低。
五、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1.维生素: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缺乏的情况,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氧化应激对肾脏的损伤;维生素B族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2.矿物质:注意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糖尿病肾病患者易出现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应适当增加钙的摄入;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可导致贫血;锌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对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六、控制盐摄入
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36克。对于合并高血压、水肿的患者,盐摄入量应进一步降低至每天23克。避免食用高盐食品,如咸菜、腌肉、咸鱼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老年人味觉减退,可能会增加盐和糖的摄入,家属应给予提醒和监督。
2.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应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在遵循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儿童的食欲。
3.孕妇:孕妇在孕期需要额外的营养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糖尿病肾病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血糖、血压和肾功能的稳定。同时,要注意补充叶酸、钙、铁等营养素,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和孕妇贫血。
4.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等疾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应兼顾各种疾病的要求。如合并高血压者应严格控制盐摄入;合并高脂血症者应限制脂肪摄入;合并痛风者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八、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将每日三餐分为五餐或六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搭配,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