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症状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包括脊柱症状(腰背部疼痛、脊柱活动受限)、外周关节症状(髋关节、膝关节受累)、关节外症状(眼部、肺部、心脏受累);影像学表现有X线检查(骶髂关节、脊柱改变)、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显示、脊柱病变评估)、MRI检查(早期炎症评估、关节积液等观察)
一、临床表现
(一)脊柱症状
1.腰背部疼痛:多为隐匿起病,一般持续3个月以上,疼痛性质常为钝痛,休息后加重,活动后缓解,夜间痛较为明显,这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早期症状,与炎症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周围组织有关,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年龄较轻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夜间痛的情况,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先出现腰背部疼痛表现。
2.脊柱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脊柱活动范围逐渐减小,初期可能只是弯腰、转身等动作稍受限,后期可发展至脊柱僵硬,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弯腰拾物等都变得困难,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脊柱周围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发生纤维化、骨化,限制了脊柱的正常活动,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者脊柱活动受限往往更明显。
(二)外周关节症状
1.髋关节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常见的外周关节受累部位,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可导致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等,髋关节疼痛可能放射至腹股沟区,儿童患者若出现髋关节受累,可能会表现为跛行,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髋关节受累对其行走功能影响较大。
2.膝关节受累:可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积液等表现,患者会感觉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走路时膝关节不稳,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膝关节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关节炎症状态。
(三)关节外症状
1.眼部受累:约25%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眼部受累,如葡萄膜炎、虹膜炎等,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流泪等,眼部受累可能突然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视力,年龄较小的患者眼部受累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较慢,需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
2.肺部受累:多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肺功能,导致活动后气短,长期吸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肺部受累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吸烟会加重肺部损伤,影响肺部健康。
3.心脏受累:少数患者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传导阻滞等心脏病变,表现为心悸、胸闷等,心脏受累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老年患者合并心脏受累时病情可能进展相对较快,需要更加谨慎对待。
二、影像学表现
(一)X线检查
1.骶髂关节改变: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模糊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面侵蚀、硬化、关节间隙狭窄甚至融合,X线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对于早期轻微病变可能不够敏感,儿童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
2.脊柱改变:可见椎体方形变、脊柱竹节样改变等,椎体方形变是由于椎体前缘上下角骨质破坏、硬化导致,脊柱竹节样改变是脊柱周围韧带广泛骨化,使脊柱呈竹节状,病程较长的患者脊柱X线表现更典型。
(二)CT检查
1.骶髂关节病变显示:CT检查对于骶髂关节病变的分辨率高于X线,能够更早发现骶髂关节的细微病变,如关节面下小囊变、骨质侵蚀等,对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意义,肥胖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可能需要调整扫描参数以获得清晰图像。
2.脊柱病变评估: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脊柱椎体、小关节等部位的病变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儿童患者进行CT检查时要特别注意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三)MRI检查
1.早期炎症评估:MRI对于软组织炎症的敏感性较高,能够早期发现骶髂关节及脊柱周围的骨髓水肿、滑膜炎症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活动度,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MRI检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孕妇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要谨慎考虑,因为虽然MRI相对安全,但仍需评估利弊。
2.关节积液等观察:可以清晰显示关节腔内的积液情况,对于外周关节受累的评估有重要价值,如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的积液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老年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时进行MRI检查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