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什么病 严重吗
高尿酸血症是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代谢病,男性超420μmol/L、女性超360μmol/L可诊断。其严重,可引发痛风致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受影响,损害肾脏致尿酸肾病、尿路结石,还与心血管病关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如男女性、不同生活方式、有基础病史者各有情况需关注调整。
一、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尿酸的生成与排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男性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二、高尿酸血症的严重性
1.引发痛风:尿酸盐结晶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沉积,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有10%-20%会发展为痛风。例如,一些长期高尿酸血症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会反复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导致关节畸形等严重后果。
2.损害肾脏
导致尿酸肾病:尿酸盐结晶在肾脏间质沉积,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等,出现夜尿增多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5%-10%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与高尿酸血症相关。
增加尿酸性尿路结石风险:尿酸结晶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可引起肾绞痛、血尿等症状,还可能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梗阻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3.与心血管疾病关联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高尿酸血症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尿酸可以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进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人群。例如,一些大规模的队列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血尿酸正常者高出约50%-80%。
加重高血压病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相互影响,高尿酸血症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如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而高血压又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形成恶性循环,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三、不同人群的高尿酸血症特点及注意事项
1.男性与女性
男性:男性由于生理特点,一般血尿酸水平相对高于女性,且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后痛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大量饮酒、食用动物内脏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
女性: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血尿酸水平相对稳定,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尿酸水平逐渐接近男性水平,此时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风险增加,绝经后女性也需要关注血尿酸情况,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2.不同生活方式人群
饮食偏好高嘌呤食物人群: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肉类、豆类等,会显著增加血尿酸水平。这类人群需要严格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的摄入,同时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长期饮酒人群: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一方面乙醇代谢会产生乳酸,竞争抑制尿酸排泄;另一方面酒精本身也会促进尿酸生成。长期饮酒人群应尽量减少饮酒量,最好戒酒,以降低血尿酸水平。
缺乏运动人群:缺乏运动可导致机体代谢缓慢,尿酸排泄减少。这类人群应增加运动量,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维持血尿酸水平稳定。
3.有基础病史人群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升高血尿酸的降压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等。同时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尿酸水平,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血糖控制不佳时也会影响尿酸的代谢。这类患者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关注血尿酸水平,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综合管理,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尿酸相关治疗。
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尿酸排泄减少,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且治疗高尿酸血症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