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从多方面进行饮食控制,包括控制蛋白质摄入,早期适量、晚期减少,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3-5g以下,避隐藏高盐食物;控制血糖,靠合理饮食和合适降糖药;控制血脂,限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充足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依肾功能调钾、磷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要兼顾生长发育,老年要考虑基础病等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以保护肾脏。
一、控制蛋白质摄入
1.适量原则:糖尿病肾病患者需根据病情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0.8-1.0g/kg体重,晚期肾功能不全时需进一步减少至0.6g/kg体重左右。科学依据在于过多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恶化。例如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长期高蛋白饮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衰退速度比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的患者更快。
2.优质蛋白选择:应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生物利用率高,能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同时相对减少含氮代谢废物的产生。以鱼类为例,鱼类蛋白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也有一定益处,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
二、限制钠盐摄入
1.摄入量标准: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g以下。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而高血压又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表明,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更理想,肾脏损伤进展相对缓慢。比如一项为期数年的追踪研究显示,钠盐摄入低于3g/d的患者,其肾功能下降速率明显慢于钠盐摄入超过5g/d的患者。
2.隐藏高盐食物:要注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等)以及含隐形盐的食物(如某些调味品、方便面等)。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较高的钠盐,会不知不觉增加钠盐摄入量。
三、控制血糖
1.饮食与血糖控制关系: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遵循糖尿病饮食的总体原则,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血糖波动过大。例如,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类等,它们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使血糖平稳上升,减少对肾脏的不良影响。研究发现,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模式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更稳定,有助于延缓肾病进展。
2.药物辅助控制:在饮食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可能需要配合降糖药物治疗,但需注意药物对肾脏的影响,选择对肾脏负担较小的降糖药物。
四、控制血脂
1.血脂异常的危害:糖尿病肾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而血脂异常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肾脏血管病变。所以要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低于总热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mg/d。例如,应少吃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
2.健康脂肪摄入: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具有调节血脂、抗炎等作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管保护有益。
五、充足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
1.维生素摄入:保证维生素的充足摄入,尤其是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维生素B族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获取,如菠菜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每日可适量食用。
2.矿物质摄入:注意钾、磷等矿物质的摄入。当肾功能减退时,钾、磷排泄减少,易出现高钾血症和高磷血症。所以要根据肾功能调整钾、磷摄入量,例如肾功能正常时可正常摄入,但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高钾(如香蕉、橘子等)、高磷(如坚果、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控制上需兼顾生长发育需求。蛋白质摄入应保证优质蛋白占比,同时要满足儿童生长所需的热量,但要避免过度热量摄入导致肥胖,因为肥胖会加重糖尿病和肾脏负担。需在营养师的专业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确保营养均衡且符合肾脏保护要求。
2.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饮食上更要注重整体健康。在控制蛋白质、钠盐等摄入时,要考虑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和营养需求。可能需要适当增加易消化的优质蛋白摄入,钠盐摄入控制要根据老年人的血压情况灵活调整,但一般仍需严格限制。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口味偏好,尽量使饮食既符合肾脏要求又易于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