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分级临床表现
iga肾病有Lee氏分级和WHO分级,Lee氏分级Ⅰ级光镜下肾小球轻微异常,多无症状;Ⅱ级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镜下血尿稍多;Ⅲ级中度弥漫性增生,可伴血尿、蛋白尿、血压轻度升高;Ⅳ级重度弥漫性增生,蛋白尿重、血尿明显、血压升高、肾功能轻度减退;Ⅴ级病变更重,有大量蛋白尿、严重血尿、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较明显减退。WHO分级Ⅰ级类似Lee氏Ⅰ级,以镜下血尿为主;Ⅱ级类似Lee氏Ⅱ级,镜下血尿伴轻度蛋白尿;Ⅲ级类似Lee氏Ⅲ级,镜下血尿伴中度蛋白尿、血压可能轻度升高;Ⅳ级类似Lee氏Ⅳ级,蛋白尿重、血尿明显、血压升高、肾功能开始减退;Ⅴ级类似Lee氏Ⅴ级,有大量蛋白尿、严重血尿、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明显减退,且不同分级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对病情有影响。
一、iga肾病的分级及临床表现
(一)Lee氏分级
1.Ⅰ级
临床表现:光镜下可见肾小球轻微异常,多数肾小球正常,少数肾小球有轻度系膜增生(节段性),偶见小的肾小球硬化灶。临床上可能几乎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在体检时发现镜下血尿,一般血压正常,肾功能也无明显异常。此级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可能相对更易出现相关表现,生活方式上若有过度劳累等情况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血尿等表现,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需更密切监测。
2.Ⅱ级
临床表现: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弥漫性增生(<50%肾小球),偶见小的新月体。临床表现上镜下血尿的情况可能较Ⅰ级稍多,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轻度蛋白尿,一般血压多正常,肾功能基本正常。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女性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剧烈运动等可能会使血尿等症状加重,有iga肾病家族史的人群需定期检查尿液等指标。
3.Ⅲ级
临床表现: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中度弥漫性增生(50%-75%肾小球),可见小的新月体(<25%肾小球)。患者可能出现镜下血尿伴不同程度蛋白尿,部分患者血压可轻度升高,肾功能一般无明显减退,但随着病情发展若不控制可能会逐渐影响肾功能。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可能会加重蛋白尿等情况,有病史的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等。
4.Ⅳ级
临床表现: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重度弥漫性增生(>75%肾小球),常见新月体(25%-50%肾小球),可见肾小球硬化。患者蛋白尿程度较重,镜下血尿明显,血压多有不同程度升高,肾功能可能开始出现轻度减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女性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不规律作息可能会加速病情进展,有病史患者需注意休息、规律生活。
5.Ⅴ级
临床表现: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病变类似Ⅳ级,但新月体更广泛(>50%肾小球),多数肾小球硬化。患者大量蛋白尿、严重镜下血尿,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多有较明显减退,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如水肿、乏力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女性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等会加重病情,有病史患者需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并密切配合治疗。
(二)WHO分级
1.Ⅰ级
临床表现:肾小球轻微病变,类似Lee氏分级Ⅰ级,临床上以镜下血尿为主,蛋白尿较少,血压正常,肾功能无异常。多见于儿童,男性可能相对更易在该分级出现相关表现,生活方式中适当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对病情有好处,有家族病史儿童需定期体检。
2.Ⅱ级
临床表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度病变,类似Lee氏分级Ⅱ级,镜下血尿伴轻度蛋白尿,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中合理饮食对维持病情稳定重要,有病史人群需注意饮食均衡。
3.Ⅲ级
临床表现: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度病变,类似Lee氏分级Ⅲ级,镜下血尿伴中度蛋白尿,血压可能轻度升高,肾功能基本正常但有发展可能。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很关键,有病史患者需注意预防呼吸道等感染。
4.Ⅳ级
临床表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重度病变,类似Lee氏分级Ⅳ级,蛋白尿较重,镜下血尿明显,血压升高,肾功能开始减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严格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相关因素很重要,有病史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5.Ⅴ级
临床表现:膜性肾病等严重病变,类似Lee氏分级Ⅴ级,大量蛋白尿、严重血尿、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明显减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良好的生活管理对延缓肾功能恶化重要,有病史患者需遵循医生指导进行综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