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饮食指导是什么
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从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分摄入及食物选择禁忌等方面进行饮食管理,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酒精摄入,保证营养均衡与尿酸水平稳定。
一、总热量控制
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因素确定总热量。一般来说,成年男性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5-126kJ(25-30kcal),成年女性为84-105kJ(20-25kcal),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适当增加,肥胖者则需减少热量摄入,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例如,一位身高170cm、体重80kg的成年男性,理想体重为170-105=65kg,若属于超重,需适当减少热量摄入以达到减重目的。
二、碳水化合物摄入
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等)、薯类等,避免精制糖及含糖饮料。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稳定血糖,同时对尿酸代谢也有一定益处。研究表明,摄入全谷物较多的人群血尿酸水平相对较低。
三、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8-1.0g,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类及豆制品,动物蛋白可选择牛奶、鸡蛋,因为牛奶和鸡蛋几乎不含核蛋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必要时可能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标准执行。例如,一位肾功能正常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60kg,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为48-60g,可选择一半左右的植物蛋白和一半左右的动物蛋白。
四、脂肪摄入
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选择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如动物油、肥肉等。不饱和脂肪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而血脂异常与高尿酸血症常常伴随存在。有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较高,合理的脂肪摄入有助于控制尿酸水平及相关代谢指标。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每天应达到500g以上)、水果(每天200-300g)。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尿酸排泄,研究显示每日摄入500mg以上维生素C可使血尿酸水平降低。矿物质方面,增加钾的摄入,如香蕉、土豆等,钾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同时要限制钠的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应少于6g,因为高钠饮食会促进尿酸潴留。
六、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对于心肾功能正常的人群,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增加尿量,使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对于有心衰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根据具体心肾功能情况调整饮水量,避免过多饮水加重心肾负担。例如,一位心功能正常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应保证2000-2500ml的饮水量,可以分多次饮用,如晨起一杯、上午下午各多杯、睡前适量等。
七、食物选择禁忌
1.高嘌呤食物:严格避免动物内脏(肝、肾、脑等)、海产品(贝类、虾蟹等)、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研究表明,食用高嘌呤食物后数小时内血尿酸水平会明显升高。
2.中等嘌呤食物:限制食用肉类(猪、牛、羊等)、豆类(黑豆、绿豆等)、菌菇类等中等嘌呤食物,每日摄入量应适当控制。
3.酒精:绝对禁止饮酒,尤其是啤酒,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还会促进尿酸生成。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红酒等,都会对高尿酸血症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发现长期饮酒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者。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高尿酸血症相对较少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在饮食上需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同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避免过度限制热量导致营养不良,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2.孕妇:孕妇高尿酸血症需谨慎饮食调整,既要保证胎儿的营养需求,又要控制尿酸水平。一般可选择低嘌呤、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自行盲目节食,必要时在产科医生和营养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饮食管理。
3.老年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饮食上要兼顾各疾病的饮食要求,例如合并糖尿病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选择和量的控制,同时严格遵循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原则,注意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搭配,确保营养均衡且尿酸水平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