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的症状与体征

来源:民福康

慢性心衰有症状和体征两方面表现。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疲倦、体液潴留(水肿、胃肠道淤血症状);体征有肺部湿性啰音、哮鸣音、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奔马律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需注意鉴别。

一、症状方面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慢性心衰较早出现的症状,在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肺淤血。例如,患者在从事日常轻度体力活动,如快走、爬楼梯等时就会感到气促,随着病情进展,活动耐量逐渐下降,较轻的活动也会引发呼吸困难。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后呼吸急促、不愿意参与以往喜欢的活动等;老年患者可能本身活动量就小,早期可能仅在快走等稍快节奏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史的人群,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需高度警惕慢性心衰。

端坐呼吸: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坐位时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转移至身体下垂部位,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淤血。严重的慢性心衰患者可能需要高枕卧位甚至端坐位才能缓解呼吸困难,夜间可能会因呼吸困难而被迫坐起,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是端坐呼吸的一种表现形式,多在睡眠中发作,患者常因气促而惊醒,被迫坐起,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缓解,重者可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其发生与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且小支气管收缩,肺泡通气量减少,以及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等因素有关。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更易出现,且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风险更高。

2.乏力、疲倦:是由于心输出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骨骼肌缺氧所致。患者常感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是轻度活动也会感到疲惫不堪。在不同性别中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基础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乏力、疲倦感,且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而被忽视,对于有心脏病史的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疲倦应考虑慢性心衰的可能。

3.体液潴留

水肿:多从低垂部位开始,如足部、踝部,逐渐向上蔓延至全身。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下午脚踝部水肿,休息后可减轻,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逐渐加重,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不同年龄人群水肿表现略有不同,儿童慢性心衰相对少见,若出现水肿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有关,水肿表现可能较隐匿;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等因素,水肿可能更顽固。有慢性心衰病史且合并肾功能不全等情况的人群,体液潴留导致的水肿更易发生且不易消退。

胃肠道淤血症状:可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是因为胃肠道淤血,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例如,患者可能长时间没有食欲,进食少量食物就感到腹部饱胀不适,严重时会出现呕吐,对于老年患者,这些症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疾病,而忽略了慢性心衰的可能,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相关检查来鉴别。

二、体征方面

1.肺部体征

湿性啰音:由于肺淤血,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早期可能仅在肺底部听到,随着病情加重,啰音可蔓延至全肺。不同年龄人群肺部体征有所不同,儿童慢性心衰出现肺部湿性啰音时可能提示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处理;老年患者肺部基础情况可能较差,若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湿性啰音的鉴别诊断需要更细致。

哮鸣音:部分患者可闻及哮鸣音,这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或肺淤血导致气道狭窄引起。在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时,哮鸣音可能较为明显,需要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相鉴别。

2.心脏体征

心率加快:多数患者有心率加快的表现,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但长期心率加快会加重心肌耗氧,进一步损害心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心率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心率相对较快,慢性心衰时心率加快可能更明显;老年患者基础心率可能相对较慢,若出现心率较前明显加快,需高度重视。

心脏扩大:通过心脏听诊或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心脏听诊可闻及心音低钝,心尖区可能闻及收缩期杂音,这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扩大导致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等原因引起。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慢性心衰中,心脏扩大可能更为突出,不同年龄的心脏扩大表现因基础心脏结构和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异。

奔马律:是慢性心衰的重要体征之一,可分为舒张早期奔马律和舒张晚期奔马律,其中舒张早期奔马律最为常见,是由于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肌张力减低与顺应性减退,以致心室舒张时血液充盈引起室壁振动所致。

了解疾病
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一般指慢性心力衰竭,是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心衰是什么原因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可能与过度劳动、用药不当、感染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过度劳动 患者在进行过多劳动时,会导致机体的耗氧量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率变快,长时间保持这种状态则会导致心脏过度做功,导致慢性心力衰竭。 2.用药不当 长时间使用降压药物、利
心衰一般几年恢复正常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即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要多久恢复正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功能下降引发的综合征,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急缓,可以分为急性心衰及慢性心衰。如果是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导致的急性心衰,患者在经过规范治疗后1小时左右,心力衰竭的症状可以得到稳定。如果是慢性心衰,由于该疾病是
年轻人慢性心衰能治好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年轻人慢性心力衰竭一般无法治好。 年轻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一般是由于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所造成的。心肌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的细胞,一旦出现损伤便无法逆转,且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
左心衰和右心衰的区别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左心衰和右心衰即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区别体现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 一、发病部位:左心衰竭的发病部位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衰竭的发病部位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二、临床表现:左心衰竭患者的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头晕、心慌、少尿等;而右心衰竭的典型症状为颈部静脉血管充盈、
慢性心衰的表现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及全心衰竭,分类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 1、左心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在左心时,可引起肺循环淤血以及心排血量降低,出现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乏力等不舒服的症状。 2、右心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发生在右心时,可引
慢性心衰如何护理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即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包括饮食方面、活动方面以及药物方面等。 1、饮食方面 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减少摄入过多的盐分和饱和脂肪酸,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和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 2、活动方面 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慢性心衰能不能治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一般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通常不能被治愈,但是可通过治疗缓解。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才会出现的表现,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有关,还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有关。患者的心脏组织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所以通过治疗不能使慢性心力衰竭恢复。患者可
什么叫慢性心衰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长时间受损或受限,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病,多数情况下是由心肌细胞损害、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高动力循环状态、前负荷不足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异常现象,若不及
左心衰和右心衰的区别是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左心衰和右心衰即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区别体现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 一、发病部位:左心衰竭的发病部位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衰竭的发病部位为右心房和右心室。 二、临床表现:左心衰竭患者的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头晕、心慌、少尿等;而右心衰竭的典型症状为颈部静脉血管充盈、
什么叫慢性心衰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指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长期受损或受限,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病,主要是由心肌细胞损害、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高动力循环状态、前负荷不足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异常现象,若不及时处理,
慢性心衰是什么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脏舒张或者收缩功能减退的一大类疾病,都叫做慢性心衰,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终点是一样的,就是慢性心衰,比如常见的冠心病病人,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冠脉病变弥漫,心脏有广泛的缺血,会导致心衰。一些心脏瓣膜病的病人,不管是瓣膜狭窄还是关闭不全,如果程度比较重,又没有及时进行外科的手术干预,心脏功能会越来越差,最
慢性心衰早期有些什么症状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慢性心衰早期主要是表现为活动性的呼吸困难,也叫劳力性呼吸困难。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影响心脏的舒张或者收缩功能,最后都会发展成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最主要的症状叫做呼吸困难,也就是憋气,早期叫做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就是在活动以后出现气短、憋气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困难会进行性加重,病人可能在很小的运动量,甚至安静休息状态下也会
慢性心衰怎么治疗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如果出现慢性心力衰竭,首先要明确是左心功能衰竭还是右心功能衰竭。左心功能负责将动脉血泵到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给各个重要脏器供血、供氧。如果出现慢性左心衰竭,会导致动脉血在肺组织中淤积,导致肺淤血发生,会引起患者出现胸闷、气短。慢性左心衰竭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出现右心衰竭,静脉血不能及时有效由右
醛固酮拮抗剂是怎么治疗小儿慢性心衰的?
姜丽萍 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醛固酮会引起内皮功能异常和心肌纤维化。应用ACEI类治疗心衰时醛固酮下降,但长期应用会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醛固酮拮抗剂可以阻止心肌纤维化,改善舒张功能,改善心脏重构,降低儿茶酚胺水平,减少室性异位激动,还可以改变心率变异性,对心衰有利。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小儿慢性心衰的优势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β受体组织剂在治疗慢性心衰的优势上,主要是可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控制心率、减少心衰的继续发展。另外,在出现心衰后,还需要通过各种辅助检查,像心脏彩超、心肌核素显像等检查,明确导致心衰的原因,并对原发病给予积极的治疗,才能使小儿慢性的心衰尽快恢复健康。
心衰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肌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受损,使心排血量下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以及水肿。心衰可以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对于出现心衰的患者,要积极地查明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