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4期与5期
糖尿病肾病4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559ml/min/1.73m2,有大量蛋白尿,伴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恶化,治疗需控血糖、血压,调整饮食,特殊人群用药和饮食有不同注意事项;5期即终末期肾病,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1.73m2,肾脏功能基本丧失,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全身症状重,治疗包括替代治疗及综合治疗,各特殊人群在替代治疗时也各有注意要点。
一、糖尿病肾病4期
1.定义与特点:糖尿病肾病4期又称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阶段肾脏病变较为严重,肾小球滤过率(GFR)持续下降,一般在1559ml/min/1.73m2。大量白蛋白从尿液中漏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300mg/24h,或尿白蛋白肌酐比(ACR)男性>3.5mg/mmol、女性>4.5mg/mmol,患者可出现水肿,多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部分患者还会伴有高血压。
2.临床表现:除了上述典型的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表现外,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开始升高。由于大量蛋白质丢失,患者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乏力、消瘦、免疫力下降等,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3.治疗原则:
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等。
控制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
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8g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等,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6g,减轻水肿。
其他:纠正脂代谢紊乱,使用他汀类药物等;积极治疗并发症,如抗感染、纠正贫血等。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使用降糖、降压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低血糖、低血压等情况发生。同时,老年人消化功能可能较差,在饮食调整时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
孕妇:糖尿病肾病4期的孕妇风险较高,孕期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药物选择需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定期产检,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儿童与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要保证营养供给,不能过度限制蛋白质摄入。药物使用需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该年龄段的药物,如某些肾毒性药物。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指标,防止因疾病和治疗影响生长。
二、糖尿病肾病5期
1.定义与特点:糖尿病肾病5期即终末期肾病(ESRD),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严重降低,<15ml/min/1.73m2,肾脏功能基本丧失,患者需要依赖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体内毒素大量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紊乱。
2.临床表现:全身症状明显加重,水肿更加严重,可出现胸水、腹水等。高血压难以控制,可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因毒素蓄积,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贫血、皮肤瘙痒、精神神经症状等。
3.治疗原则: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引入透析器,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一般每周需进行23次。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可居家自行操作,每日需多次更换透析液。
肾移植:对于合适的患者,肾移植是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有效方法,但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异反应。
综合治疗:继续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贫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时,由于身体耐受性差,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调整透析参数。腹膜透析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腹膜透析管路清洁。肾移植时,因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感染风险增加,要加强感染防控。
孕妇:糖尿病肾病5期的孕妇几乎无法继续妊娠,应尽早终止妊娠,以保护孕妇生命安全。终止妊娠后,根据身体情况尽快开始肾脏替代治疗。
儿童与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需求。血液透析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影响生长。腹膜透析要注意儿童的活动情况,防止管路扭曲、脱落。肾移植后,要关注免疫抑制剂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定期评估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