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有全身症状(乏力、体重减轻)、皮肤黏膜表现(色素沉着、黏膜损害)、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心血管系统表现(低血压、心率减慢)、神经系统表现(头晕嗜睡、精神症状)及其他表现(电解质紊乱、肾上腺危象),不同类型及不同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一、全身症状
乏力: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这是较为常见的早期表现。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中,由于皮质醇分泌不足,机体能量代谢受到影响,导致患者感到极度疲倦,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生活如洗漱、穿衣等简单活动都可能变得困难。而在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中,往往是因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减少,进而影响皮质醇分泌,也会出现乏力症状,但相对原发性者可能程度稍轻。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精神萎靡,活动量较同龄正常儿童明显减少;老年患者则可能表现为行动迟缓,容易疲劳,影响生活质量。
体重减轻:患者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皮质醇缺乏导致糖异生作用减弱,机体不能有效维持血糖水平,同时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代谢也受到影响,从而引起体重减轻。对于儿童患者,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曲线,可能出现身高增长缓慢等情况;老年患者则可能在短期内体重下降较为明显,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身体虚弱等问题。
二、皮肤黏膜表现
色素沉着: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皮肤和黏膜会出现色素沉着,这是由于体内ACTH、黑素细胞刺激素(MSH)等分泌增多所致。色素沉着可累及全身皮肤,以暴露部位、摩擦部位、乳晕、瘢痕等处更为明显,如面部、颈部、手掌纹路、关节伸屈面等部位颜色加深,呈现出棕褐色。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一般无色素沉着,因为其ACTH水平正常或降低。从性别角度看,女性患者可能在乳晕、外阴等部位色素沉着更易被察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户外工作的患者由于紫外线等因素可能会干扰对色素沉着的观察,但色素沉着本身的特征是相对固定的。
黏膜损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牙龈等部位的色素沉着或炎症表现,如口腔黏膜色素斑等。
三、胃肠道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进食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皮质醇缺乏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挑食、拒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食欲减退导致营养不良,加重身体虚弱状态。
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腹痛可表现为不固定部位的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要仔细鉴别。
四、心血管系统表现
低血压:患者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症状。这是因为皮质醇缺乏导致血管张力降低,血容量减少。在儿童患者中,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和认知功能,因为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老年患者则更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体位变化时的防护。
心率减慢: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率减慢的情况,这与皮质醇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皮质醇缺乏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导致心率减慢。
五、神经系统表现
头晕、嗜睡:患者常感到头晕,精神萎靡,容易出现嗜睡症状。这是由于血压降低、脑供血不足以及皮质醇缺乏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所致。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头晕、嗜睡增加跌倒风险,同时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这与皮质醇缺乏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
六、其他表现
电解质紊乱: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醛固酮分泌不足,可出现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可导致患者乏力加重、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儿童患者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和神经肌肉功能;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肾上腺危象:这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在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脱水、血压降低、休克、意识障碍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儿童在应激状态下发生肾上腺危象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老年患者由于基础健康状况较差,发生肾上腺危象时预后往往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