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大量尿蛋白怎么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并发症防治。一般治疗涵盖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缓解后适度活动、规律作息)和饮食(合理蛋白质、热量摄入,低盐、控制脂肪);药物治疗有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炎症减少尿蛋白)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注意不良反应);并发症防治包括感染(加强防护、及时用无肾毒性抗生素)、血栓栓塞(低蛋白时抗凝,观察相关症状)、急性肾损伤(寻因去除、必要时血液净化),不同年龄患者需针对性处理。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
肾病综合征大量尿蛋白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增加肾血流量,利于利尿,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这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情加重。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疾病恢复;对于老年患者,需根据身体状况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等问题。
生活方式上要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作息有助于机体的自我修复。
2.饮食:
蛋白质摄入:一般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约1g。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牛奶等,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丢失蛋白质,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可维持机体营养,但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对于儿童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需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同时要关注蛋白质的质量;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蛋白质来源时要考虑易消化性。
热量摄入:保证足够的热量,每日每公斤体重约30-35kcal,可通过摄入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提供,以满足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防止蛋白质作为热量被消耗,影响蛋白质的补充效果。
低盐饮食:钠盐摄入要限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3g,以减轻水肿,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水肿,过多钠盐摄入会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症状。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低盐饮食更为重要。儿童患者在饮食中要注意控制盐的添加,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老年患者也要注意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咸菜、腌制品等。
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食用油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等,同时控制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应小于300mg,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肾病综合征大量尿蛋白的常用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从而减少尿蛋白。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基因转录,抑制炎症相关介质的产生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起始剂量和疗程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一般采用中长程疗法,起始剂量按体重计算;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等风险可能更高,需密切监测。
2.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但环磷酰胺有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儿童使用时要特别谨慎,注意其对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老年患者要关注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环孢素:能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减少尿蛋白。但环孢素可能有肾毒性、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药浓度、肾功能等。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三、并发症防治
1.感染防治: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从尿中丢失,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选用敏感、强效且无肾毒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因其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要加强防护,如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等;老年患者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血栓、栓塞防治: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时,提示存在高凝状态,可给予抗凝治疗,如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血栓、栓塞相关症状,如肢体肿胀、疼痛、呼吸困难等。对于儿童患者,抗凝治疗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等因素,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更高,在抗凝治疗时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3.急性肾损伤防治:
对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要积极寻找诱因并去除,如纠正低血容量、停用肾毒性药物等。必要时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儿童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时要更加谨慎处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肾功能减退等基础情况,在防治急性肾损伤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身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