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伴有尿蛋白高应该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肾病伴有尿蛋白高需从多方面管理,控制血糖要选合适方案,控制血压首选ACEI/ARB,饮食要调整蛋白质和盐分摄入,生活方式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还需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血糖血压,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妊娠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良好管理可延缓病情进展。

一、控制血糖

1.选择合适降糖方案:对于糖尿病肾病伴有尿蛋白高的患者,需根据病情选择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在肾功能轻度受损时仍可使用,但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除降糖外还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可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但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胰岛素是常用降糖药物,适用于各种情况,需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例如多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7%),能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二、控制血压

1.降压药物选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不仅能降压,还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如依那普利、氯沙坦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ACEI/ARB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减少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一般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要注意避免低血压发生,尤其是老年人或肾功能急剧变化者。对于不能耐受ACEI/ARB的患者,可选择其他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等,但需密切监测尿蛋白及肾功能变化。

三、饮食管理

1.蛋白质摄入: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可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推荐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0.8-1.0g/kg;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时,蛋白质摄入量需进一步减少至0.6-0.8g/kg,且优质蛋白占比应达50%以上。优质蛋白包括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高滤过,减轻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例如一些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长期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减少,肾功能衰退速度减慢。

2.限制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g以内,减少钠水潴留,减轻高血压及水肿,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尿蛋白。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使尿蛋白增加,因此需严格限制盐分摄入。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适量运动: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压,减轻体重,从而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肾病病情。但运动需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肾功能不全严重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方式及强度。例如一些运动干预研究表明,适当运动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有所下降,肾功能维持较好。

2.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血管内皮损伤,促进糖尿病肾病进展,因此患者需严格戒烟。过量饮酒也会损害肾脏功能,加重蛋白尿,所以需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五、定期监测

1.尿蛋白监测:定期检测尿蛋白定量,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等,以评估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每月检测1次尿蛋白,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2.肾功能监测:定期检测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肾功能指标,了解肾功能进展情况。每3-6个月检测一次肾功能,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3.血糖、血压监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糖、血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降糖、降压药物剂量,确保血糖、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肾病伴有尿蛋白高的患者,肾功能减退更为常见,在选择药物时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药物的肾毒性及对血压、血糖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时需缓慢进行,避免因药物调整过快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同时,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患者:儿童糖尿病肾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格外重视。治疗上需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控制血糖、血压及尿蛋白。药物选择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肾功能有明显影响的药物。饮食管理需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儿童生长需求的同时控制蛋白质等摄入量。定期监测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及肾功能变化。

3.妊娠糖尿病肾病患者:妊娠期间糖尿病肾病伴有尿蛋白高的患者,需密切监测母儿情况。血糖控制需更加严格,避免高血糖对胎儿及母体肾脏的损害,但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部分降糖药物在妊娠期间禁用。血压控制也需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降压药物。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胎儿发育及母体肾功能变化。

了解疾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指因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由糖尿病导致肾脏结构及功能损害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改变是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改变主要表现在肾脏的病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具体如下:1.病理结构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肾小球可能出现轻度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等病理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包括结节性硬化等,这是糖尿病肾病晚期的典型病理特征。另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它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功能
糖尿病人能吃江米粽子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若是血糖控制良好,可以适量吃江米粽子;若是血糖控制不佳,通常不建议吃江米粽子。如果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稳定且达标,通常可以适量吃江米粽子。江米粽子含有矿物质、维生素、植物蛋白等营养成分,其可以为身体提供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如果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佳或波动较大,一般不可以食用江米粽子。江米粽子主要由糯米制成,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得糖尿病肾病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病的原因有很多,具体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医学上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是患者在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下,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而引发的肾脏疾病。主要的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遗传因素,根据相关的统计计算,男性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比例要比女性高。美国曾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白人进行过糖尿病肾病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非洲和墨西哥人的白
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尿酸性肾病是指体内的尿酸代谢异常,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有尿酸结石、尿酸升高以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水肿、小分子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尿酸性肾病患者在治疗方面应该积极控制尿酸水平,如伴有肾损伤,建议结合中医中药治疗,保肾降尿酸,减少痛风发作,改善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延缓肾衰
是什么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综合症可出现尿蛋白质明显升高以及有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升高。二、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均可出现尿蛋白,可伴有血尿、肾功能不全。三、生理原因,如高蛋白饮食、大量运动后可出现一过性尿蛋白高,此时可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泌尿系统B超等,综合判断
尿蛋白高吃什么水果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以吃苹果、香蕉、橘子、柚子、梨等,以上水果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注意不能吃杨桃,杨桃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出现尿蛋白的情况,应该进一步到医院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
糖尿病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蛋白升高,就考虑很有可能已经发生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变,但同时也需要排除是否是由于其他肾脏疾病所造成尿蛋白升高,比如急性肾炎、泌尿道感染、绝对组织疾病引起继发性肾脏损伤,还有高血压肾脏病变等等,糖尿病肾病是慢性一种肾脏病变重要类型,随着病情发展,最终会造成尿毒症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