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CKD分期
糖尿病肾病的CKD分期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划分,1期为肾小球高滤过、eGFR升高、UAE正常;2期为肾小球结构轻度异常、eGFR正常或轻度升高、UAE轻度升高;3期分为3a期(eGFR60-89ml/(min·1.73m2))和3b期(eGFR30-59ml/(min·1.73m2))、UAE持续升高;4期为eGFR显著下降(15-29ml/(min·1.73m2))、UAE异常;5期为肾衰竭、eGFR<15ml/(min·1.73m2)或需透析治疗,各期在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中均有出现,且生活方式等对病情有影响
糖尿病肾病的CKD分期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划分,1期为肾小球高滤过、eGFR升高、UAE正常;2期为肾小球结构轻度异常、eGFR正常或轻度升高、UAE轻度升高;3期分为3a期(eGFR60-89ml/(min·1.73m2))和3b期(eGFR30-59ml/(min·1.73m2))、UAE持续升高;4期为eGFR显著下降(15-29ml/(min·1.73m2))、UAE异常;5期为肾衰竭、eGFR<15ml/(min·1.73m2)或需透析治疗,各期在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中均有出现,且生活方式等对病情有影响
一、糖尿病肾病的CKD分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来进行划分,:
(一)1期
特征:肾小球高滤过,eGFR升高,通常超过130ml/(min·1.73m2),UAE正常(<30mg/24h)。此阶段肾脏结构多无明显形态学改变,主要与糖尿病早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高血糖刺激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年龄方面,任何年龄段糖尿病患者若处于早期高血糖状态且符合上述指标可归为此期,但儿童糖尿病患者相对较少见该期表现,因儿童糖尿病病程发展可能有其自身特点;性别差异在此期无明显特殊体现;生活方式上,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糖尿病相关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有糖尿病病史且处于早期阶段的患者易出现此期表现。
(二)2期
特征:肾小球结构轻度异常,eGFR正常或轻度升高(≥90ml/(min·1.73m2)),UAE轻度升高,在30-299mg/24h之间。此期肾小球基底膜可能开始有轻微增厚等结构改变,eGFR仍维持在相对正常范围但已较1期有所下降,UAE出现异常升高。年龄因素上,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儿童糖尿病患者若病情发展到该期,需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及肾脏功能变化;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依然是糖尿病相关生活方式起作用,如持续高糖摄入、运动不足等;有糖尿病病史且病情进展的患者易进入此期。
(三)3期
特征:分为3a期和3b期,3a期eGFR在60-89ml/(min·1.73m2),3b期eGFR在30-59ml/(min·1.73m2),UAE持续升高(>30mg/24h)。此期肾脏纤维化等病理改变逐渐明显,肾小球滤过率开始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年龄方面,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能涉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肾脏功能有一定生理性减退,更容易在糖尿病影响下较快进入该期;儿童糖尿病患者相对少见此期中较严重的3b期表现,但随着病程延长也可能发展到该阶段;性别差异无特殊突出;生活方式对病情进展有重要影响,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肾脏功能的减退;有较长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易进入此期。
(四)4期
特征:eGFR显著下降,在15-29ml/(min·1.73m2),UAE可能有所波动但仍异常,此期肾脏功能严重受损,临床可出现诸多尿毒症前期表现,如代谢废物潴留等。年龄上,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状况较差,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儿童糖尿病患者若病程长且控制不佳也可能进入该期,需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与肾脏替代治疗的时机选择;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对病情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大,如仍持续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肾脏负担;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血压等控制不佳的患者易进入此期。
(五)5期
特征:肾衰竭,eGFR<15ml/(min·1.73m2),或需要透析治疗,此期患者肾脏功能几乎完全丧失,需依靠透析等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年龄方面,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到达此期,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透析相关并发症可能更多;儿童糖尿病患者到达此期更为罕见,但一旦到达则需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营养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等;性别差异无特殊;生活方式此时对病情的改善作用有限,主要是通过规范透析等维持生命;有长期严重糖尿病肾病病史且病情持续进展的患者最终可到达此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