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病因有生理性(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理性(心血管疾病、其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通常无明显症状,多因其他病检查发现。诊断靠心电图,结合病史等明确病因。治疗针对病因,对症处理,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义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但每个心房激动仍能传入心室,亦称房室传导延迟。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成人PR间期>0.20秒(老年人PR间期>0.22秒),同一患者在心率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PR间期较原来延长0.04秒以上,也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
(一)生理性因素
1.年龄与性别:儿童及青年人中,部分人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女性在一些生理状态下(如妊娠期)也可能出现生理性的PR间期延长,但多无明显临床症状。
2.生活方式:长期过度劳累、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可能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长期熬夜、高强度工作的人群,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平衡被打破,影响房室传导。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血供,从而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包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可影响房室传导组织,导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广泛受损,传导系统周围的心肌组织异常,使得房室传导时间延长。
心肌炎:病毒等感染引起心肌炎症,炎症累及房室结等传导系统结构,影响其正常传导功能。临床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病情活动期可能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随着心肌炎的控制,部分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可改善。
2.其他系统疾病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血钾浓度升高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房室传导延迟。研究显示,血清钾浓度>5.5mmol/L时,可能出现包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内的心脏传导异常表现。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引起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如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这些药物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导致PR间期延长。
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身通常无明显症状,患者多在因其他疾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但如果是由严重的基础疾病引起,可能会伴有基础疾病相关的表现,如冠心病患者可能有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的表现;心肌炎患者可能有发热、乏力、心悸等症状。
四、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来诊断。心电图上明确显示PR间期延长超过正常范围即可确诊。同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血液生化检查等)来明确病因,例如通过心脏超声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排查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五、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及处理
(一)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由可逆性病因引起,如药物导致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停用相关药物;若是电解质紊乱引起,纠正电解质紊乱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改善。例如高钾血症患者,通过补液、使用降钾药物等纠正高钾后,PR间期可能恢复正常。对于由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积极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患者进行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心肌病患者进行相应的心肌病治疗等。
(二)对症处理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本身通常无需特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需要密切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PR间期进行性延长或合并有其他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时,需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需考虑生理性因素的可能,如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有无其他心脏相关症状。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引起,如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且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二)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排查,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发生率较高。如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的概率较大。要注意定期进行心电图复查,观察PR间期的变化情况,同时关注有无头晕、黑矇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因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可能影响心输出量,导致脑供血不足。
(三)孕妇
孕妇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需谨慎评估病因。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如孕期合并心肌炎等情况,要在妇产科和心内科的共同监测下进行处理,因为药物使用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