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一般治疗有饮食管理(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磷、钠盐摄入,考虑不同年龄特点)和控制血压(用ACEI、ARB等降压药,注意监测血钾等);药物治疗包括纠正贫血(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并补充铁剂等原料)和纠正钙磷代谢紊乱(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考虑不同年龄调整剂量);肾脏替代治疗有血液透析(儿童选合适血管通路,老年注意心血管功能)、腹膜透析(儿童操作灵活,老年防腹膜炎)、肾移植(需合适供体,术后用免疫抑制剂,考虑儿童免疫特点和老年全身状况)。
一、一般治疗
1.饮食管理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一般来说,优质低蛋白饮食是关键,如以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为主。同时,要控制磷的摄入,因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磷代谢紊乱,高磷血症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所以需选择低磷食物。此外,还需注意热量的供应,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避免蛋白质作为能源被消耗,可通过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满足热量需求。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饮食调整需考虑其生长发育(儿童患者)或机体代谢特点等因素。例如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保证优质低蛋白的同时,要满足其生长所需的营养,但又不能过度摄入蛋白质加重肾脏负担;老年患者则要综合考虑其消化功能等情况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
限制钠盐摄入,对于有水肿或高血压的患者,钠盐摄入应控制在每天3-5克以下,以减轻水肿和降低血压,不同性别患者在钠盐摄入上并无绝对差异,但要根据个体的血压和水肿情况灵活调整,生活方式上有运动习惯的患者可能需要在运动后适当补充因出汗丢失的钠盐,但总体仍需遵循低钠饮食原则。
2.控制血压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这些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但在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血钾等指标,因为ACEI和ARB可能会引起高血钾。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使用ACEI或ARB需谨慎评估其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老年患者要考虑其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种类。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肾功能进一步减退的风险,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更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二、药物治疗
1.纠正贫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常出现肾性贫血。此时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进行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时要根据体重等因素精确调整剂量;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影响造血的因素,如合并慢性疾病等,在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时需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同时,还需补充铁剂等造血原料,以保证促红细胞生成素发挥更好的作用。
2.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低钙高磷血症,可使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从而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要严格按照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维生素D活化障碍等情况,在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血钙、血磷等指标,避免出现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
三、肾脏替代治疗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适用于多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要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如儿童中心静脉置管等,且要密切监测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血液透析可能会对儿童的营养和生长产生一定影响;老年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要注意其心血管功能,因为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等情况,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实现血液中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的交换,然后排出含有废物的透析液。腹膜透析对于儿童患者来说,操作相对灵活,可在家庭进行,有利于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要注意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腹膜炎的发生会加重病情。
3.肾移植
肾移植是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肾移植需要合适的供体,并且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移植肾排斥反应。对于儿童肾移植患者,要考虑其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等特点,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老年患者进行肾移植要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血管功能、是否存在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等,因为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