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主要检查哪些项目
肾小球肾炎的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肾活检病理检查。尿液检查可发现尿蛋白、红细胞等异常及判断血尿来源;血液检查能通过肾功能、血常规、自身抗体等评估肾功能、是否贫血及是否与自身免疫相关;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等,CT用于进一步明确复杂病变;肾活检是明确病理类型、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方法,儿童肾活检需评估风险等。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参考值不同,需结合年龄、生活方式等综合判断。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可发现尿蛋白、红细胞等异常。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红细胞增多可能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对肾小球肾炎的初步判断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尿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如儿童尿蛋白定量正常应小于0.15g/24h;成年人尿蛋白定性应为阴性,定量小于0.15g/d。长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尿常规结果的准确性,有相关病史者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更准确地反映尿蛋白的排泄情况。肾小球肾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会高于正常范围,如大于0.5g/24h提示存在蛋白尿。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该指标的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正常范围一般小于0.15g/24h,成年人小于0.15g/d。生活方式中大量运动可能导致暂时性尿蛋白增多,需注意区分。
3.尿红细胞形态检查:通过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来判断血尿的来源。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红细胞,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红细胞形态多为正常形态。这对于鉴别肾小球肾炎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引起的疾病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人群的红细胞形态特点在正常情况下也有一定差异,需结合年龄因素综合分析。
二、血液检查
1.肾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S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Scr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Scr会升高。不同年龄阶段血清肌酐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血清肌酐正常范围一般为27~62μmol/L,成年人男性为53~106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年龄较小的儿童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其Scr正常范围与成年人不同,需注意区分。
尿素氮(BUN):也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肾小球肾炎患者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BUN可升高。不同年龄人群尿素氮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尿素氮正常范围一般为1.8~6.5mmol/L,成年人尿素氮正常范围为3.2~7.1mmol/L。生活方式中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暂时性尿素氮升高,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能更准确地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可反映不同年龄阶段的肾小球滤过情况,对于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的eGFR正常范围不同,儿童和成年人的正常范围有明显差异,需根据年龄准确计算和判断。
2.血常规:肾小球肾炎患者如存在贫血,血常规可发现血红蛋白降低等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伴有肾性贫血,不同年龄人群贫血的判断标准不同,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可考虑为贫血,成年人男性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0g/L可考虑为贫血。病史中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更易出现肾性贫血,需密切关注血常规变化。
3.自身抗体检查:部分肾小球肾炎与自身免疫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可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不同性别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上有一定差异,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需结合性别因素进行检测和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肾小球肾炎患者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肾脏体积改变,如早期肾脏体积可正常或增大,晚期可能缩小。不同年龄阶段肾脏的正常大小有差异,儿童肾脏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成年人双肾长径一般为10~12cm,宽5~6cm,厚3~4cm。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肾脏血流,从而影响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2.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肾脏病变,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结构。但肾小球肾炎一般首选超声检查初步筛查,CT检查多用于进一步明确肾脏是否存在其他结构性病变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进行CT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因素,儿童对辐射更敏感,需严格掌握检查适应证和辐射防护措施。
四、肾活检病理检查
1.肾活检的意义:肾活检是明确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肾活检可以确定肾小球肾炎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因此肾活检对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
2.肾活检的注意事项:对于儿童患者,肾活检存在一定风险,需充分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和凝血功能等。儿童进行肾活检时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时机和方法,以降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出血倾向、严重高血压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考虑肾活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