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是怎么回事
高血压肾病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发病机制与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改变等有关,早期可夜尿增多,进展期有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表现,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需控制血压、保护肾脏,预防要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高血压肾病是由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发生高血压肾病;男性和女性在高血压的患病及发展为高血压肾病的风险上虽无绝对性别差异,但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在不同性别中均有变化;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从而间接增加患高血压肾病的几率;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发生高血压肾病的可能性明显高于血压控制良好者。
二、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这是因为高血压影响了肾脏的浓缩功能,一般夜尿次数超过正常(正常人夜间排尿0-1次),提示肾脏小管功能开始受损。年龄较大者出现夜尿增多需警惕高血压肾病可能;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表现上无显著性别差异,但长期高血压且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更易较早出现夜尿增多等早期表现。
2.进展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反映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还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血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其升高意味着肾脏排出肌酐的能力下降,肾功能出现损伤。生活方式不健康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进展期表现出现更早且更严重。
三、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高血压病史,包括高血压发病时间、血压控制情况等,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这对判断是否为高血压肾病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高血压病史采集重点相似,但需结合其具体生活方式和基础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2.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查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等情况,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受损,血尿可能与肾脏血管病变等有关。
肾功能检查:测定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提示肾功能受损。不同年龄人群的肾功能正常参考值不同,需依据年龄相应标准进行判断;男性和女性在肾功能指标上无本质差异,但因生理结构等因素,在一些与肾功能相关的疾病易感性上可能有细微差别。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等,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肾脏大小可无明显变化,进展期可能出现肾脏体积缩小等改变。年龄较大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需注意其身体耐受性等情况;男性和女性在超声检查表现上无特异性差异。
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肾脏结构,帮助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导致的类似表现,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四、治疗原则
1.血压控制:积极控制血压是治疗高血压肾病的关键,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可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这类药物不仅能降压,还对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同年龄患者对降压药物的耐受性不同,需谨慎选择;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使用降压药物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等的影响;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需积极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2.肾脏保护:除控制血压外,还可使用一些药物或措施保护肾脏功能,如应用改善肾循环的药物等。同时,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需咨询医生,了解药物对肾脏的影响。
五、预防措施
1.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应密切监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不同年龄人群血压监测频率和控制目标略有不同,例如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男性和女性在血压控制的基本要求上一致,但需结合各自生理特点进行生活方式调整。
2.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少于6g;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保持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等。年龄较大者运动时需注意运动强度和安全,避免过度运动损伤身体;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生活方式。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肾脏病变并及时干预。不同年龄人群体检间隔和检查项目侧重点可有所不同,例如儿童体检重点与成人不同,但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等情况的儿童也需关注肾脏相关指标;男性和女性定期体检的肾脏相关项目基本一致,但需结合各自可能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