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如何预防

来源:民福康

预防急性肾损伤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是识别存在基础疾病、手术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并积极干预,如控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血糖等;二是维持有效肾灌注,保证一般人群充足液体摄入,特殊人群按需调整,避免低血压和休克;三是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并遵循规范,特殊人群更需谨慎;四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规范管理慢性疾病及及时治疗感染等;五是定期监测高危人群的肾功能等指标,指标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一、识别高危人群并积极干预

1.识别高危因素:对于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手术史(尤其是大手术)、严重感染、休克、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重点关注。例如,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其肾脏本身处于相对脆弱状态,更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这类人群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意义:早期识别高危人群能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基础疾病情况等方式来识别高危人群。

2.针对高危因素干预: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如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控制),将血糖控制在合理区间,以延缓肾脏疾病进展,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几率;对于因手术可能面临急性肾损伤风险的患者,手术前要评估肾功能等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及药物使用等,尽量减少肾毒性药物使用或优化造影剂使用(如使用等渗造影剂、控制造影剂使用剂量等)。

二、维持有效肾灌注

1.保证充足液体摄入

一般人群: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摄入适量的水,成人一般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但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如出汗多、高温环境等情况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充足的液体摄入能保证肾脏有足够的血流灌注,维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人,由于其口渴感可能减退,需主动提醒其饮水,可少量多次饮水;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要在保证心功能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补液,避免过量补液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监测出入量,维持液体平衡。

2.避免低血压和休克

预防措施:在有出血风险的情况(如外伤、手术中)要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对于因感染等导致休克的患者,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抗休克措施,如补充血容量(可根据情况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保证肾脏灌注。例如,严重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时,需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生理盐水等晶体液以恢复血容量,同时根据病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意义:低血压和休克会使肾脏灌注不足,导致急性肾损伤,及时预防和纠正能降低其发生风险。

三、合理使用药物

1.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

了解药物肾毒性:医生和患者都要了解药物的肾毒性,在使用可能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时要谨慎评估获益与风险比。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肾毒性,在使用前要评估患者肾功能等情况,能不用则不用,必须使用时要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特殊人群注意: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严格谨慎使用肾毒性药物。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对肾毒性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儿童肾脏发育尚未完善,对肾毒性药物更敏感;孕妇使用肾毒性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肾脏发育等,所以这些特殊人群使用药物时需格外小心,严格遵循用药原则。

2.遵循药物使用规范:使用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时,要按照规范的剂量、疗程等使用。例如,使用造影剂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在检查前充分水化(如检查前12小时口服0.9%氯化钠溶液1ml/kg,检查前3-12小时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1-1.5ml/kg),以减少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

四、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1.慢性疾病管理: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规范治疗,定期复诊。如慢性肾脏病患者要遵循肾病饮食原则(如限制蛋白质摄入等),按时服用治疗药物,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从而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可能性;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延缓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进展;高血压患者要平稳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对肾脏血管的损伤。

2.感染等疾病治疗:对于感染性疾病要及时、规范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病灶,避免感染迁延不愈导致肾脏损伤引发急性肾损伤。例如,肺炎患者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控制肺部感染,防止感染扩散影响肾脏等器官功能。

五、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1.监测频率: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尿量等指标。一般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肾功能(包括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和尿常规;对于使用肾毒性药物的患者,在用药期间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如每1-2周检测一次血肌酐等;对于大手术患者等,术后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及相关指标变化。

2.指标异常处理:当发现肾功能指标异常(如血肌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或尿量出现明显变化(如尿量减少<0.5ml/(kg·h)持续超过2小时等)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药物、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急性肾损伤等情况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主要是指短时间内肾功能快速下降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急性出血、动脉粥样硬化栓塞性疾病、药物因素、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当归四逆汤是化瘀血方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当归四逆汤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但此药还具有其他功效。当归四逆汤主要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等药物组成,当归四逆汤中的当归和芍药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和气血,从而缓解因气血不和导致的各种症状,如痛经、月经不调、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麻木等,所以当归四逆汤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除上述
金钱参的毒性有多强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金钱参本身并不具有毒性,所以并无毒性有多强这一说法,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引起上火、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危害。1.上火金钱参性温,阴虚火旺、湿热内盛等体质的人服用后,可加重内热,引发口干舌燥、便秘、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若正常人一次性服用过多,也可能会出现上火症状。2.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金钱参中的某些成分存在过敏反应,若不慎服用金钱参,可
肌酐多少是尿毒症
张昱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肌酐超过707μmol/L通常可诊断为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晚期阶段,此时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毒素在体内蓄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 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数值会受到年龄、性别、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当血肌酐超过707μm
小儿肾病综合征会引起哪些常见的并发症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小儿肾病综合征可能会引起感染、血栓形成、急性肾损伤等常见的并发症。 1、感染 该病会导致大量的蛋白质随着尿液排出,引起免疫力下降,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犯,容易发生感染。 2、血栓形成 肾病综合征可能会引起高血脂症,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可能会形成血栓。 3、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的小儿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增多
肾炎综合征什么意思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肾炎综合征是一组症状类似、病因不同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临床综合征。 肾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病因不完全明确,一般情况下和遗传、感染、免疫异常、药物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可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并发感染、血栓栓塞、低蛋白血症以及急性肾损伤等。 患者平时
解析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急性肾损伤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等。 1、感染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容易大量丢失免疫球蛋白,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无法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便可引发感染。 2、急性肾损伤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可出现肾小球滤过膜骤然性减少,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坏死,从而引发急性肾损伤。 3、蛋白质代谢
肾病综合征能同房吗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患者是否能同房,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若患者病情较轻微,日常没有出现明显不舒服的症状,或仅出现轻微蛋白尿、血糖升高等表现,无其他不舒服的症状,一般可以同房,但应注意同房频率。但是,若病情较为严重,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或引起低蛋白血症,并发急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是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并发症有感染、血栓和栓塞、急性肾损伤等。 1、感染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皮肤感染等。 2、血栓和栓塞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以及高脂血症,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且患者患病期间由于血小板过度激活,可进一步加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的危害有哪些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的危害有急性肾损伤、慢性肾损伤、肾功能衰竭等,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肾损伤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可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引发急性肾损伤,出现尿量减少、血尿等症状。 2.慢性肾损伤 长时间或长时间大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会增加慢性肾损伤的风险,引起肾小球收缩,
肾病综合症会造成什么并发症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症一般是指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可能会造成感染、蛋白质代谢紊乱、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 1、感染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尿液中丢失大量免疫球蛋白导致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而造成的。 2、蛋白质代谢紊乱 由于大量的蛋白质随着尿液排出,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药物性肾损伤能恢复吗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药物性肾损伤一般能恢复。药物性肾损伤多会引起急性肾小球坏死,若能及时发现引起肾损伤的药物并及时停用,预后相对良好。药物肾损伤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监测尿量、肾功能、电解质及保护肾脏,对症治疗后多能自行恢复;如患者较严重,出现少尿无尿、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严重异常等症状,一般短期进行血透析,预后较好。
肾损伤的临床表现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肾损伤可以有以下临床表现:一、血尿。肾实质损害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肾损伤轻时血尿不严重,严重损伤则出现大量血尿。二、休克。严重的肾挫伤、肾血管受损,合并有其他脏器的损伤,若出血较多未能及时止血,可引起出血性休克。三、疼痛。肾损伤后被膜张力增加以及肾周围软组织挫伤,引起患侧腰痛,血块通过输尿管受阻时,可发生肾绞痛。四、腰部肿块。肾周围血
怎样知道药物性肾损伤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药物性肾损害的出现大多数在发病之前有使用过对肾脏损害类的药物,药物对肾脏损害产生不同,对机体的症状产生也表现不同,大多数较轻的损害或者损害早期,病人多数没有不适应症状,因此不容易及时发现,对于肾脏受损的药物没有及时停止,进一步导致肾脏受损逐步加重,可能会出现血尿等现象。同时可以伴有腰部酸胀疼痛,身上皮疹乏力等症状产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