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依据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致肺结构和功能异常,引发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致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诊断主要依据包括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史及功能检查异常,有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的客观检查证据(如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和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还需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其他引起右心病变的疾病。
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二、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依据
1.基础疾病相关表现
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史:患者多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进而可能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类患者长期存在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且症状会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不同年龄的人群,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更易罹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更年期后,呼吸系统功能可能相对下降,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呼吸系统功能检查异常:通过肺功能检查等可发现通气功能障碍等情况。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存在持续气流受限,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FVC)<70%是判断持续气流受限的重要指标。在不同年龄阶段,肺功能的正常参考值有所差异,儿童的肺功能指标与成人不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对于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肺功能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一般不会超出正常范围太多。
2.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的相关表现
肺动脉高压的客观检查证据
心电图检查:可见电轴右偏、重度顺钟向转位、RV+SV≥1.05mV及肺型P波等改变。例如,长期肺部疾病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加时,心电图会出现相应的电生理改变。不同年龄的人群,心电图的正常范围略有不同,儿童的心电图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如心率相对较快等,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其特征性改变在各年龄人群中都有一定的共性表现。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心电图可能会有一些生理性改变,但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的心电图改变有本质区别。
胸部X线检查:可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右下肺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等。例如,当存在肺动脉高压时,胸部X线可直观显示肺动脉相关结构的改变。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胸部X线的正常解剖结构略有差异,儿童的胸廓和肺部结构与成人不同,胸部X线表现也有特点,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胸部X线上的典型表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女性的胸部解剖结构与男性有差异,如乳房等因素可能对胸部X线的解读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关特征性表现的判断。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5mm、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等。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增大较敏感的方法。不同年龄的儿童,超声心动图的正常指标不同,成人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有其正常范围。女性在一些生理状态下,如妊娠时,心脏结构和功能会有一定变化,但超声心动图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不受性别主要影响,而是基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客观改变来判断。
右心室增大的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
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活动耐力下降,体循环淤血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这些临床表现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由于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可能在较小的病情程度下就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女性在妊娠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由于妊娠本身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症状可能会更复杂,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和处理。
心脏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显示右心室增大、肺动脉血流灌注异常等。这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对心脏进行检查的方法,对于评估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有一定价值。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放射性核素检查的正常参考范围不同,儿童的放射性核素分布等与成人有差异,但在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主要关注是否存在右心室增大等异常情况。女性的放射性核素检查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在于是否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表现。
3.排除其他引起右心病变的疾病
需要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等其他可引起右心病变的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多在幼年时就有相关表现,通过病史、心脏超声等检查可明确诊断;风湿性心瓣膜病多有风湿热病史,心脏瓣膜有典型的病变表现,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病理改变不同,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可进行鉴别。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患这些疾病的概率和表现有所不同,在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必须全面排查这些可能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例如,儿童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人群患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情况相对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通过细致的检查和综合判断来排除其他疾病,从而明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