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在饮食上注意什么呢

来源:民福康

小儿糖尿病患者需合理规划饮食时间,每日3正餐加2-3次加餐;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复杂碳水化合物并个体化调整摄入量及分配到各餐;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按每千克体重1.5-2克计算;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占总热量20%-30%且用健康方式烹饪;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每日摄入25-30克左右;饮食清淡,每日盐摄入不超5克;家长需严格监督引导,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方案,关注心理状态,确保食物安全卫生。

小儿糖尿病患者需合理规划饮食时间,每日3正餐加2-3次加餐;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复杂碳水化合物并个体化调整摄入量及分配到各餐;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按每千克体重1.5-2克计算;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占总热量20%-30%且用健康方式烹饪;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每日摄入25-30克左右;饮食清淡,每日盐摄入不超5克;家长需严格监督引导,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方案,关注心理状态,确保食物安全卫生。

一、合理规划饮食时间

小儿糖尿病患者需定时进餐,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一般来说,可安排每日3正餐加2-3次加餐,加餐可选择在两餐之间以及睡前,如上午10点左右、下午3点左右和晚上睡觉前1小时左右,这样能避免小儿出现低血糖情况,也可使血糖在一天内相对平稳。

二、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1.选择合适的碳水化合物种类

应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像燕麦、糙米等)、杂豆类(红豆、绿豆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不会引起血糖的快速升高。例如,研究表明,食用燕麦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比精制米面慢得多,能更好地维持血糖的平稳状态。而精制糖、白面包等简单碳水化合物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因为它们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要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活动量等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可通过计算来确定大致的摄入量,比如根据小儿的标准体重,每千克体重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控制在3-5克左右,但这只是一个参考范围,具体还需结合小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在各餐中的比例

可将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到3正餐中,例如早餐可安排1/5-1/4的碳水化合物量,午餐和晚餐各安排1/3左右的量,加餐时也可适量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但要注意控制总量。这样的分配方式有助于平稳血糖水平,避免某一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

三、保证蛋白质的充足供应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的摄入至关重要。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一般来说,小儿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可按每千克体重1.5-2克来计算。优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小儿的生长需求,能够满足身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例如,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是比较理想的蛋白质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也是很好的蛋白质补充途径。

四、适量摄入脂肪

1.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

应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鱼油中的ω-3脂肪酸对小儿的大脑发育等有益;坚果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但要注意适量食用,因为坚果热量较高。而要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如肥肉、动物油等)中,反式脂肪酸常见于油炸食品、部分加工食品中,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对心血管等产生不利影响。

脂肪的摄入量也需控制,一般占每日总热量的20%-30%左右。具体的摄入量要根据小儿的个体情况,如体重、活动量等进行调整,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2.注意脂肪的烹饪方式

烹饪小儿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时,应尽量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凉拌等,避免油炸、油煎等方式,减少脂肪的额外摄入。例如,清蒸鱼是一种很好的烹饪方式,既能保留鱼中的营养成分,又能减少脂肪的摄入。

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还能增加饱腹感。小儿糖尿病患者可多吃蔬菜(如绿叶蔬菜、西兰花、胡萝卜等)、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等,但要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和选择低糖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如每100克菠菜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小儿可适当多吃蔬菜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一般来说,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控制在25-30克左右,可根据小儿的年龄和消化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六、注意饮食的清淡

小儿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保持清淡,减少盐的摄入。过多的盐摄入可能会对小儿的血压等产生不利影响,一般建议小儿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要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腌肉等。同时,也要避免添加过多的调味品,如过多的糖、酱油等,保持饮食的原汁原味,这样有助于控制血糖和维持身体健康。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对于小儿糖尿病患者,要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家长需严格监督和引导小儿的饮食。要根据小儿的生长发育阶段及时调整饮食方案,比如在小儿处于快速生长期时,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但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避免因营养过剩导致体重过度增加。另外,要关注小儿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为饮食限制而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可以通过合理安排饮食,让小儿感受到饮食的丰富性,同时耐心向小儿解释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选择食物时,要确保食物的安全性和卫生性,避免小儿食用不洁食物引起胃肠道不适,进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小儿糖尿病
小儿糖尿病一般是指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儿糖尿病怎么办好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小儿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热量的摄入,少食多餐,以植物蛋白为主,多吃纤维素性食物,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运动治疗 小儿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儿糖尿病肾病该如何治疗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进餐时,应该严格控制糖分、蛋白质以及钠盐的摄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紧张。 2.药物治疗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维持血糖稳定,延缓病情进展。患者还需要遵从医生的建议使
小儿糖尿病肾病该如何预防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预防小儿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控制热量摄入、维持血糖稳定、规律运动等。 1.控制热量摄入 每天应该控制摄入的总热量,合理安排主食、肉类、蔬菜等食物的比例,限制酒精摄入,避免脂质代谢异常,有利于预防本病。 2.维持血糖稳定 确诊糖尿病后,应该根据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维持血糖稳定,防止肾微血管损伤,降低小儿
小儿糖尿病肾病是怎么回事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肾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遗传因素、高血糖状态、脂质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小儿糖尿病肾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患有本病时,可导致糖尿病发展成本病的风险较大。 2.高血糖状态 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肾脏微血管发生病变,造成肾脏体积肥大、滤过面积变大、肾血流量增多
小儿糖尿病肾病是什么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肾病主要是指糖尿病造成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硬化而引起的疾病。 小儿糖尿病肾病好发于糖尿病小儿。患者患病时,可能会出现尿液浑浊、泡沫尿、水肿、血压升高等不舒服的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尿毒症等并发症。小儿糖尿病肾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遗传因素、持续高血糖状态、脂质代谢异常
小儿糖尿病肾病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肾病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本病导致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出现时,应该控制肾血管病变,减轻肾脏损伤,改善水肿、尿液浑浊等症状。 2.病情加重 该疾病引起血压升高时,需要改善水钠潴留,促使血压下降,维持病情稳定,以便获得良好的预后。 3.引起并发症
小儿糖尿病肾病日常应注意什么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肾病日常应注意合理搭配饮食、积极调整情绪、合理运动等。 1.合理搭配饮食 平时应该限制钠盐、脂肪、蛋白质的摄入,及时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维持机体健康。 2.积极调整情绪 本病病程较长,患者易出现恐慌、担忧等负面情绪,需要及时调整消极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合理运动 适当
小儿糖尿病会引发慢性并发症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是不是会引发慢性并发症,一般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如果小儿糖尿病发现较早,家属及时携带小儿寻求医生的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不会刺激全身微小血管发生病变,也不会引起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更不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一般不会引起慢性并发症。如果小儿糖尿病发现较晚,家属又未重视此疾
小儿糖尿病症状是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 1、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儿早期可无明显不舒服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不舒服的症状,少数患者甚至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急腹症。 2、伴随症状 糖尿病的患儿血糖长时间不稳定,容易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视力下降、失明等
小儿糖尿病能熬夜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一般不建议小儿糖尿病熬夜。 人体的各项激素分泌都有一定的昼夜规律,而皮质醇激素是人体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属于压力激素,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有糖尿病的小儿长时间熬夜,可能会导致皮质醇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升高血糖,导致病情加重,所以一般不建议有糖尿病的小儿熬夜。 有糖尿病的小儿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人的尿是什么颜色
于江红 主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 三甲
尿的颜色,跟病没有多大的关系,跟日常饮水量以及进食的东西有关。如果喝水较少,出汗较多,尿的颜色就会加深,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物质较多引起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从而出现蛋白尿,如果尿里出现泡沫,则需要积极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以消除尿蛋白。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
曹雪霞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其实血糖控制,只是占了一部分,其主要是控制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其中急性并发症是指低血糖,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以及乳酸酸中毒等,但糖尿病还有很多的慢性并发症,比如微血管和大血管等,其中微血管是指视网膜,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失明。而肾脏会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周围神经患者会出现
小儿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仲美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能会出现食欲增加或者是饮水增多。第二、上厕所次数比较多或者是尿床。第三、突然的消瘦。第四、突然出现了疲乏无力。第五、经常出现腹痛、呕吐。第六、如果有伤口感染或者并发感染性疾病,一般不容易愈合。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以吃槐花吗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些槐花。槐花有很多功效,能够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而且还可以解毒止痛、消炎、减轻水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些槐花。但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