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什么情况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组因多种原因致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血浆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三高一低”特点。病因分原发性(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继发性(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临床表现有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诊断依靠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必要时肾穿刺活检。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利尿剂、抗凝药物)。特殊人群要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因素。护理需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病情观察,预后与病理类型、治疗反应等有关,多数患儿经正规治疗可缓解但易复发,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需长期随访复查。
一、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定义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即“三高一低”表现。
二、病因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小儿时期90%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是由于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感染,从而诱发免疫反应,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蛋白尿的产生。
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乙型肝炎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小球损伤,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可以攻击肾脏组织,引起肾小球炎症和损伤。
3.先天性肾病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多在出生后3个月内起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肾小球发育异常或某些关键蛋白的缺失,使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引发肾病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1.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开始多见于眼睑及颜面,渐波及全身,呈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导致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水肿的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相关,血浆白蛋白水平越低,水肿越明显。
2.蛋白尿:患儿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散。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关键特征,它会导致体内蛋白质丢失,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3.低蛋白血症: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导致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生长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
4.高脂血症: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升高。高脂血症会增加患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和功能。
四、诊断
1.尿液检查:尿蛋白定性多在+++~++++,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50mg/(kg·d)。这是诊断肾病综合征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检测尿蛋白的含量可以判断肾脏的损伤程度。
2.血液检查: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升高。同时,还可以检测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了解患儿的整体身体状况。
3.肾穿刺活检:对于诊断不明确、对激素治疗不敏感或病情反复的患儿,可考虑进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在水肿严重、蛋白尿较多时,应让患儿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保证热量供应,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等,但不宜高蛋白饮食,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应控制盐的摄入,水肿时应限制在每日1~2g。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如泼尼松等。激素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小球炎症,减少蛋白尿的产生。
免疫抑制剂:对于激素耐药、依赖或频繁复发的患儿,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
利尿剂:水肿严重时,可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症状,如呋塞米等。
抗凝药物:由于患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可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嘧达莫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患儿的骨骼发育,导致生长迟缓,应定期监测身高、骨密度等指标。对于低龄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药物的选择和剂量更要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
2.生活方式: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家长要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
3.病史因素:如果患儿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要综合考虑,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糖尿病患儿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
七、护理及预后
1.护理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避免发生感染。尤其是水肿部位,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预防感染:注意室内通风,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
病情观察: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水肿情况、尿量、尿液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患儿复查,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
2.预后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治疗反应等因素有关。大部分患儿对激素治疗敏感,经过正规治疗后可以缓解,但容易复发。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影响肾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患儿需要长期随访,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