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要点
慢性肾衰竭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肾活检病理检查。病史采集需了解现病史和既往史;临床表现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涵盖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及MRI等;肾活检病理检查对病因不明等情况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表现和检查结果有一定差异。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需详细询问患者起病的时间、缓急,有无水肿、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了解尿量的变化,包括尿量的多少、排尿次数等,关注是否有血尿、蛋白尿情况,以及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些对于判断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及病因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与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等相关,成年人则常见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等,老年人可能还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有关,通过现病史能初步推测可能的病因方向。
2.既往史:要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肾脏疾病史,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有无其他系统慢性疾病史,像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为这些基础疾病是引发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可导致糖尿病肾病进而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良会引起肾小动脉硬化,逐渐影响肾功能。
二、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加重。这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可能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可能除了食欲差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则可能因基础身体状况不同,对消化道症状的耐受及表现形式有别。
2.心血管系统表现:常见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又会加重肾损害,形成恶性循环;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这与水钠潴留、毒素蓄积导致心肌损害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不同,儿童心功能代偿相对较好,但长期慢性肾衰竭也会影响其心功能发育,老年人则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3.血液系统表现:多有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这是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不同年龄人群贫血的严重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对其生长、智力等发育影响更大,老年人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其身体虚弱状态。
4.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表现:可出现水钠代谢紊乱,如水肿或脱水;电解质紊乱,常见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高磷血症等;酸碱平衡失调,多为代谢性酸中毒,不同年龄人群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的耐受和表现特点不同,儿童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出现严重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危及生命,老年人也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在出现这些紊乱时症状不典型但危害同样严重。
三、实验室检查
1.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S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慢性肾衰竭时血肌酐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但早期肾脏有一定代偿功能时,血肌酐可能轻度升高或正常,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不同年龄人群血肌酐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儿童血肌酐正常范围低于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年人水平。
尿素氮(BUN):血尿素氮升高常见于肾功能损害,但也受蛋白质摄入、分解等多种因素影响,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等可使尿素氮升高,需注意鉴别。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能更准确地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慢性肾衰竭时eGFR下降,根据eGFR可将慢性肾衰竭分为不同阶段,如1期(eGFR≥90ml/(min·1.73m2))、2期(eGFR60-89ml/(min·1.73m2))、3期(eGFR30-59ml/(min·1.73m2))、4期(eGFR15-29ml/(min·1.73m2))、5期(eGFR<15ml/(min·1.73m2))。
2.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蛋白尿程度可反映肾脏受损情况,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尿常规表现有所差异,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除蛋白尿外,可能有微量白蛋白尿早期改变,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中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更明显。
3.血常规检查:常有贫血表现,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计数早期正常或轻度升高,晚期可减少。
4.血生化检查:可出现低蛋白血症,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血钾、血钠可因病情不同出现异常,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能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多缩小、皮质变薄等,通过超声检查可协助判断肾脏的基本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肾脏超声表现略有不同,儿童肾脏相对成年人更具特殊性,老年人肾脏也有其老化的超声表现特点。
2.CT及MRI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肾脏的形态、结构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但一般不作为慢性肾衰竭诊断的首选检查,在怀疑肾脏有其他特殊病变时可考虑应用。
五、肾活检病理检查
对于病因不明确、病情进展较快或考虑为继发性肾脏疾病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可考虑肾活检病理检查,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从而为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但肾活检有一定的创伤性,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情况。例如对于年轻患者突然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肾活检有助于明确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严重疾病,而对于老年患者,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身体耐受等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肾活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