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严重心脏传导阻滞疾病,病因包括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表现,诊断靠心电图等,治疗分针对病因、临时和永久心脏起搏,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疾病。正常心脏的电信号传导是从心房传到心室,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的电信号完全不能传到心室,导致心房和心室的活动各自独立,心房由窦房结控制,心室则由自己的起搏点控制。
二、病因
1.年龄因素
儿童: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有关,比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是由于心脏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结构发育异常,影响了正常的电信号传导通路。
成人:常见于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影响心脏传导系统;也可见于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的病变影响了电信号的正常传导;另外,心脏手术损伤、电解质紊乱(如严重高钾血症等)也可能引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间接增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病几率。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虽然不是直接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但会影响整体心血管健康状况。
3.病史: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肌炎病史,心肌在炎症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影响传导系统;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风湿活动可能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增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可能。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头晕、乏力:由于心室率过慢,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活动能力。
黑矇、晕厥:当心室率极度缓慢时,可能会发生黑矇甚至晕厥,这是因为脑供血严重不足导致的突发短暂意识丧失。
心悸: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心跳节律异常,出现心悸的症状,但由于心房和心室活动不协调,这种心悸的感觉可能与正常心跳不同。
2.体征表现
心律不齐:听诊时可发现心律不规则,心房音和心室音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因为房室分离,当心房和心室收缩时,房室瓣的位置不同步,导致第一心音强弱不一。
可闻及大炮音:这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性体征之一,是由于心房和心室几乎同时收缩,心室收缩时心室压力迅速上升,导致二尖瓣突然关闭产生的响亮额外心音。
四、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
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P波按照自己的节律出现,QRS波群按照自己的节律出现,两者之间没有固定的传导关系。
心室率缓慢:心室率通常在40次/分钟以下,心室起搏点如果在希氏束分支以上,心室率可能在40-60次/分钟,而如果起搏点在希氏束分支以下,心室率可能低于40次/分钟。
QRS波群形态:如果起搏点在希氏束分支以上,QRS波群形态正常;如果起搏点在希氏束分支以下,QRS波群形态宽大畸形。
2.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评估患者在不同状态下(如活动、休息等)的心律情况,对于诊断不典型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有重要价值。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导致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积极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液供应,可通过溶栓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PCI)等方法。
对于电解质紊乱引起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引起的,可通过使用钙剂、葡萄糖胰岛素溶液等降低血钾水平。
2.临时心脏起搏治疗
对于有症状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尤其是心室率缓慢导致脑供血不足等症状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以提高心室率,改善症状。临时起搏可以通过经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导线,连接到临时起搏器上,维持正常的心室率。
3.永久心脏起搏治疗
如果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永久性的,且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心室率过慢(如低于40次/分钟),则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永久起搏器可以持续为心脏提供合适的起搏节律,保证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其心脏和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临时起搏时要选择合适的起搏电极尺寸,避免对儿童心脏和血管造成过度损伤。在考虑永久起搏器植入时,要充分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起搏器,并且要密切随访,观察起搏器功能以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对起搏器的影响。
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等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使用药物治疗病因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的临时起搏和永久起搏治疗,要评估其身体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起搏方式和时机。同时,老年患者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后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药物等治疗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此时需要多学科协作,权衡母亲和胎儿的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式。在起搏治疗方面,要考虑妊娠期女性的生理变化对起搏器功能的影响,以及起搏器对胎儿的潜在影响。非妊娠期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激素水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与男性不同,在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调整时要适当考虑性别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