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通过哪些检查发现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测定(正常3.9-6.1mmol/L,≥7.0mmol/L伴典型症状提示2型糖尿病,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正常<7.8mmol/L,≥11.1mmol/L伴症状可诊断2型糖尿病,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正常4%-6%,≥6.5%可辅助诊断2型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清晨空腹服75g葡萄糖,2小时采血,空腹≥7.0mmol/L且服糖后2小时≥11.1mmol/L可诊断2型糖尿病等);胰岛素及C肽检测(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了解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C肽释放试验更准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助鉴别及指导治疗)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测定(正常3.9-6.1mmol/L,≥7.0mmol/L伴典型症状提示2型糖尿病,6.1-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正常<7.8mmol/L,≥11.1mmol/L伴症状可诊断2型糖尿病,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正常4%-6%,≥6.5%可辅助诊断2型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清晨空腹服75g葡萄糖,2小时采血,空腹≥7.0mmol/L且服糖后2小时≥11.1mmol/L可诊断2型糖尿病等);胰岛素及C肽检测(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了解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C肽释放试验更准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助鉴别及指导治疗)
一、血糖检测
1.空腹血糖测定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食物)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测定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一般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高度提示患有2型糖尿病;若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则为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状态,这类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需要进一步检查。对于有家族遗传史、肥胖(体重指数BMI≥28kg/m2)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几率,从而影响血糖水平。
2.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采血测定的血糖值。正常范围应小于7.8mmol/L,若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相关症状,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若在7.8~11.1mmol/L之间,则为糖耐量减低,同样属于糖尿病前期。对于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餐后血糖异常的风险较高,通过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可以更早发现血糖代谢异常情况。比如长期摄入过多甜食的人群,其胰岛β细胞长期处于高负荷分泌胰岛素状态,容易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餐后2小时血糖更易出现异常。
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一般在4%~6%。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例如,对于一些起病隐匿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但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发现异常升高,再结合其他血糖检测指标可以明确诊断。而且糖化血红蛋白不受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对于了解患者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监测血糖控制效果的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试验方法
清晨空腹状态下,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从饮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分别于服糖后2小时采血测定血糖。
2.诊断意义
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正常(<6.1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OGTT对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些怀疑有血糖异常但单次血糖检测不能明确诊断的人群。比如一些肥胖但没有明显症状的人群,通过OGTT可以更早地发现其糖代谢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生活方式调整等。
四、胰岛素及C肽检测
1.胰岛素释放试验
空腹状态下采血测定基础胰岛素水平,然后口服75g葡萄糖后,分别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采血测定胰岛素浓度。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释放曲线表现为基础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服糖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多在2小时或3小时出现,且峰值低于正常。胰岛素释放试验有助于了解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对于判断2型糖尿病的病情阶段和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例如,对于一些胰岛β细胞功能尚存但存在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评估其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C肽释放试验
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胰岛β细胞释放出来,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能更准确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检测方法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对于鉴别胰岛素瘤、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也有重要价值。比如在一些疑似胰岛素瘤的患者中,通过C肽释放试验可以判断胰岛β细胞的分泌情况,进而辅助诊断疾病。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C肽释放试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自身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如对于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