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主要的临床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引发少尿或无尿、多尿、水肿、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等多方面表现。少尿或无尿是因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多尿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未完全恢复致尿液浓缩障碍;水肿是水钠潴留且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电解质紊乱包括高钾血症(肾排钾减少等致血钾升高)、低钠血症(水钠潴留稀释或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致血钠降低)及其他如高磷、低钙等;代谢性酸中毒是肾排酸能力下降致酸性产物潴留;消化系统症状是体内毒素刺激胃肠黏膜致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症状有高血压(水钠潴留等致)、心力衰竭(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致心脏负荷加重)等。
一、少尿或无尿
1.定义及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可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儿少尿定义为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幼儿少于300ml,学龄儿童少于400ml。在病史方面,若患者有肾缺血(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量失血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肾毒性物质接触史(如使用肾毒性药物、接触重金属等),更易出现少尿或无尿表现。性别差异在该表现上无明显特殊指向,但不同性别患者因基础疾病不同,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可能有差异,从而间接影响少尿或无尿的发生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若已存在肾脏潜在问题,会加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少尿或无尿的程度。
2.机制: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小管阻塞、原尿回漏等,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出现少尿或无尿。
二、多尿
1.定义及表现: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期,可出现多尿,24小时尿量可超过2500ml。此时,患者尿量增多,但肾脏浓缩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尿液中溶质含量相对较高。对于儿童患者,多尿的定义及表现需结合年龄特点,婴儿多尿可能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量也较大。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史的患者,在恢复期出现多尿是肾功能逐渐恢复的一种表现,但仍需密切关注尿量及相关指标变化。不同性别患者在多尿阶段一般无特殊性别相关差异表现,但因基础疾病不同,恢复情况可能有别。生活方式上,在多尿期仍需注意合理饮水,避免因多尿导致脱水等情况,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且不过度增加肾脏负担。
2.机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修复,但其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尿液浓缩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多尿。
三、水肿
1.定义及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水钠潴留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出现水肿。常见表现为眼睑、颜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甚至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对于儿童患者,水肿可能更易出现在眼睑等疏松组织部位,且进展相对较快。在病史方面,若患者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水肿可能更严重且恢复较慢。性别差异上,一般无明显特殊性别相关水肿表现,但不同性别患者因基础疾病不同,水肿程度和恢复情况可能有差异。生活方式上,水肿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加重水钠潴留,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影响肾脏血液循环,加重水肿。
2.机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排出减少,同时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四、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
表现: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脏骤停。心电图可表现为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高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儿童患者对高钾血症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出现严重的心脏传导异常等表现。不同性别患者在高钾血症表现上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因基础疾病不同,对高钾血症的反应可能不同。生活方式上,若患者本身有钾摄入过多的情况(如大量食用含钾高的食物等),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更易加重高钾血症。
机制:肾脏排钾减少,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等原因导致血钾升高。
2.低钠血症
表现: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对于老年人患者,低钠血症更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因为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对电解质变化更敏感。儿童患者低钠血症时可能出现嗜睡、食欲不振等表现。不同性别患者低钠血症表现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基础疾病不同可能影响其表现程度。生活方式上,若患者有大量出汗、使用利尿剂等情况,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更易出现低钠血症。
机制:水钠潴留时稀释性低钠血症,或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等原因导致血钠降低。
3.其他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高磷血症可引起皮肤瘙痒等表现,低钙血症可导致手足抽搐等。
五、代谢性酸中毒
1.表现: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精神萎靡,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等。对于儿童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更易影响其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因为儿童的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在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深快的代偿表现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不同性别患者代谢性酸中毒表现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基础疾病不同可能导致表现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上,若患者存在无氧代谢增加等情况(如严重感染等),更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2.机制:肾脏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谢产物潴留,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六、消化系统症状
1.表现:早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对于老年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本身消化系统功能就可能有所减退。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拒食、呕吐频繁等。不同性别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基础疾病不同可能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生活方式上,若患者本身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加重。
2.机制:体内毒素潴留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七、心血管系统症状
1.表现: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高血压是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原因引起。心力衰竭则是因为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儿童患者高血压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心力衰竭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表现。不同性别患者心血管系统症状无明显特殊差异,但基础疾病不同会影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生活方式上,高盐饮食等会加重高血压,从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2.机制:水钠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导致高血压,进而引发心脏负荷增加出现心力衰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