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肾炎上呼吸道感染
过敏性紫癜肾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上呼吸道感染常为诱因,合并时临床表现有自身及感染相关表现;诊断需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分上呼吸道感染处理和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预防可通过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避免感染源接触(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人员密集场所)来降低发病风险
一、过敏性紫癜肾炎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1.上呼吸道感染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影响
上呼吸道感染常是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诱发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免疫反应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例如,链球菌感染后,其抗原与机体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可沉积在肾小球等部位,诱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生或病情加重。从流行病学角度看,有相当比例的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研究数据显示约30%-50%的患儿在过敏性紫癜肾炎发作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相对更为敏感。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后更易引发免疫紊乱。在性别方面,暂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对过敏性紫癜肾炎影响不同的显著证据,但不同生活方式下,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环境、经常接触感染源的人群,上呼吸道感染概率高,进而增加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或复发风险。有既往过敏性紫癜病史的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更易复发过敏性紫癜肾炎,因为其机体已存在免疫易感性基础。
2.过敏性紫癜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
除了过敏性紫癜本身的表现如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关节肿痛(以大关节为主)、腹痛等,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时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对于儿童患者,发热可能较为常见且体温波动情况可能更明显,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尿液方面,会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典型尿液改变,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蛋白尿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严重时可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导致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
二、诊断方面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包括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的症状表现(如发热持续时间、咳嗽程度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情况等。对于儿童患者,要了解其日常接触环境中感染源的接触情况,如是否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易接触到感染源。对于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的患者,要重点询问此次上呼吸道感染与既往过敏性紫癜发作的时间关系等。
了解患者的一般生活方式,如是否经常运动、饮食结构等,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力,间接影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情。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询问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以及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病情发展。
2.体格检查
除了常规的过敏性紫癜相关体征检查,如皮肤紫癜的检查,还要重点检查上呼吸道情况,如咽部是否充血、扁桃体有无肿大及脓性分泌物等。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要更加耐心、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在检查尿液相关体征时,对于出现水肿的患者,要检查水肿的部位、程度等,如是否有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等,老年人可能因水分调节功能下降,水肿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更需关注。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的情况,上呼吸道感染时通常会有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改变,如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血常规可能有血小板正常等特点,但合并感染时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尿常规检查:是诊断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重要依据,可明确血尿、蛋白尿的情况,如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定量等。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有助于区分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对于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感染相关指标检查: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若CRP升高、ESR增快,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另外,可进行病原体相关检查,如链球菌感染相关的抗体检测,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若ASO升高,提示近期可能有链球菌感染,这对上呼吸道感染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关联判断有重要价值。
三、治疗原则
1.上呼吸道感染的处理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休息情况,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睡眠质量,因为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机体恢复。对于有发热等症状的儿童患者,要注意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但避免使用不恰当的降温方式。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但需谨慎选择,避免滥用。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要更加谨慎,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
2.过敏性紫癜肾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病情的活动。对于有水肿的患者,要限制水钠摄入。根据水肿程度和肾功能情况,调整水钠摄入量,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可能减退,更要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防止加重水肿及肾脏负担。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等作用,可减轻肾小球的炎症反应。但在使用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要权衡利弊,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案。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如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等情况,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措施,如免疫抑制剂等,但具体药物选择要依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谨慎决定。
四、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方面
合理饮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要保证营养均衡。儿童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等;老年人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及营养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免疫力。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从而降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诱发概率。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老年人可选择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感染源接触方面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儿童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家长要督促引导;老年人由于行动等不便,更要注意手部卫生的保持。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要佩戴口罩。儿童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要减少外出,若外出要做好防护;老年人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外出,若外出佩戴口罩可有效降低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进而降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病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