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窦性心律失常

来源:民福康

窦性心律失常是起源于窦房结且频率或节律异常的心律,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情况,不同类型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相关检查有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处理原则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一般对症处理,病理性需治疗基础疾病且特殊人群治疗有考量

一、窦性心律失常的定义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其频率或节律出现异常。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钟,而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情况。

(一)窦性心动过速

1.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时期窦性心动过速较为常见,比如婴幼儿在哭闹、运动、发热等情况下容易出现,这是因为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心率变化。成人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一般去除诱因后可恢复。

2.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男女在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上无明显本质性别差异,但在一些特定情况,如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阶段,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心率产生一定影响,相对可能更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相关情况,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结合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等综合判断。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调节,从而导致心率异常增快。

4.病史影响: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受损,更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代谢,导致心率加快,引发窦性心动过速。

(二)窦性心动过缓

1.年龄因素影响:运动员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成年人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这是因为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心脏功能增强,心率相对较慢;而老年人由于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原因,也更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情况,一般心率在50-60次/分钟左右,如果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可视为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心率过低出现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则需关注。儿童时期一般较少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更多是病理性因素导致,如先天性心脏病等。

2.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但女性在一些生理阶段如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相对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相关问题,但同样需结合个体具体情况分析。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坚持规律运动的人群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这是身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而长期缺乏运动、过度sedentary的生活方式可能会使心脏功能相对较弱,不利于心率维持在正常范围,增加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

4.病史影响: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在心肌梗死部位愈合过程中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有颅内病变如颅内肿瘤、脑出血等影响到自主神经中枢的患者,也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情况,因为自主神经中枢对心率的调节受到影响。

(三)窦性心律不齐

1.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时期窦性心律不齐较为常见,尤其是青少年,多与呼吸有关,称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因为儿童的自主神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呼吸对心率的影响更为明显,一般属于生理性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改善。成人也可能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但相对儿童来说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例可能更高,如存在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情况。

2.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的窦性心律不齐,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可能会使窦性心律不齐的表现相对更明显或更容易被察觉,但这并非是性别特异性的致病原因,而是整体生理状态变化的影响。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窦性心律不齐,因为这些因素会干扰自主神经的平衡调节,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导致窦性心律不齐的常见因素之一。例如长期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心率的正常节律。

4.病史影响: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出现窦性心律不齐;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情况的患者,也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导致窦性心律不齐发生。

二、窦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作用:心电图是诊断窦性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通过心电图可以直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波形,明确心率的快慢、节律是否规则等情况。例如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频率超过10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缓则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频率低于60次/分钟;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但RR间期不等。

2.不同人群的心电图特点:儿童的心电图在波形特点上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的心率相对较快,P波振幅等可能与成人不同,但通过专业的心电图分析仍可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窦性心律失常。老年人由于心脏传导系统的退变,心电图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传导相关的改变,在诊断窦性心律失常时需要结合整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二)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

1.作用: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变化,对于捕捉短暂发作的窦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有些患者窦性心律失常是间歇性发作的,普通心电图可能无法捕捉到,而动态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从而明确诊断。

2.特殊人群的应用:对于儿童患者,如果怀疑有窦性心律失常但普通心电图未捕捉到,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间监测其心率变化情况;对于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有助于发现一些隐匿性的窦性心律失常情况,因为老年人的心脏不适症状可能不典型,通过长时间监测能更全面了解心脏电活动状况。

三、窦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一)生理性窦性心律失常

1.一般处理:对于儿童时期的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多可自行缓解。成人中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在去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如停止剧烈运动、平复情绪等;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心率不是过低且无明显不适症状,一般也无需特殊处理,定期监测心率即可。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生理性窦性心律失常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是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心率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老年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心率过慢出现头晕等脑供血不足症状时,要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等,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同时需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二)病理性窦性心律失常

1.治疗基础疾病:如果窦性心律失常是由基础疾病引起的,如由冠心病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需要积极治疗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等;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需要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等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

2.特殊人群治疗考量:儿童病理性窦性心律失常需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先评估是否存在可纠正的诱因等。老年人病理性窦性心律失常在治疗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多方面因素,药物选择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或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药物治疗后的反应。

了解疾病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窦房结并控制整个心脏电活动的主导心律过快、过慢、不规则,或者窦房结冲动传导发生障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发生机制不同,所以抗性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目前有5大类抗心律失常药比较常用,第一类是奎尼丁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房颤、反扑、复律。因为此药的副作用比较多,目前已经很少用了。另一种是利多卡因,它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梗或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原因?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率失常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就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用浓茶、咖啡等引起,病理性如发热、甲亢、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另外,本身窦房结的病变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也会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失常在临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经过心电图检查,如果没有特殊的一些其他的表现,只是出现窦性心动不齐、窦性心动过缓或者窦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多数是由于食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调,而出现了这种心律不齐的现象,只需要在日常生活
窦性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属于正常的节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及病态窦房结,属于窦性心律失常。正常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为大约每分钟一百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的频率,小于六十每分钟,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起缘未变,但节律不在同一导联上,p-p间
窦性心律失常是病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失常不一定都是病,也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如正常人在吸烟、饮茶、饮酒后、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均可发生。此外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时也可偶发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冲动发放频率的异常或窦性冲动向心房的传导受阻所导致的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及临床表现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
窦性心律失常吃什么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失常不会出现临床情况,所以临床意义不大,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吃药。窦性心律失常多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只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才需要吃些药物,具体如下:1、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能够增加心率的方法来治疗,对由于心脏病或者药物引起的非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应该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有症状的二尖瓣狭窄患者,大约有30%~40%发生心房颤动,左心房压力增高和容量负荷的变化以及风湿性炎症引起的左心房壁纤维化,改变了左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病理基础。急性发生的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并且诱发心理衰竭,二尖
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电活动异常,不能有效的转化为心肌的机械运动,从而导致心脏的泵血异常。正常心电活动是在0期初级,需要钠通道快速内流。1期快速复级初期,钾通道快速外流。二期平台期钾离子外流的同时有钙离子Na+的内流达到平衡。三期是快速复极末期,钾离子外流,钙通道失活。四期要叫舒张期。利多卡因是一类钠
什么是心律失常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激动次序异常,叫心律失常。多见的病因包括各种器质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电解质或内分泌系统紊乱、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等,也可以见于健康者。在临床中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而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又分为窦性心
心律失常可以跑步运动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不是可以跑步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是不是影响了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病情是不是稳定。如果病情相对稳定,而且不是一些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心律失常,那这个病人是可以正常运动的,而且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反而会预防心律失常再次出现。如果病人目前是频发的房早或者室早,存在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就不建议患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人在一生当中,每人都可能会出现早搏,当扪其脉搏出现不自主的突然停跳或者加快一次跳动,这就是早搏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普通心电图检查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论是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有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的发作。在
心律失常能治好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比如病人病因是心肌缺血,如果将缺血改善,心律失常很有可能逐渐恢复,甚至完全治愈。如果有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于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根治性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心律失常,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达到90%以上,在内科疾病里少有能够治愈疾病。当然,也有些心律失常可能没办法完全根治,比如心肌病
窦性心律失常怎么治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失常主要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就是指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通常是由于正常活动或者大量运动以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反射性为心动过速。患者休息之后症状会很快好转,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而窦性心动过缓指的是每分钟小于60次的心率。如果是50~60次之间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又没有太多不适症状,则无须特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咋回事?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做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后,如果心理失常的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有可能是非常顽固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因为本身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并不是100%,有一定的失败率和复发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定时定量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心律失常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认识上误区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治疗上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患者认为心律失常是不需治疗的,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不规律的跳动,长时间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以及全身脏器带来的供血不足。另外,心理失常的患者认为可以吃药的,不需要手术的治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手术的根治能够更快速解决心律失常,使患者达到根治的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