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少尿或无尿(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儿童有不同尿量判断标准)、水肿(常见于眼睑等部位,儿童水肿更明显发展快)、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代谢性酸中毒(有深大呼吸等表现)、消化系统表现(早期食欲不振等,严重可消化道出血)、呼吸系统表现(容量过载致肺水肿、代谢性酸中毒致呼吸深快)、心血管系统表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神经系统表现(早期乏力等,严重可意识障碍等)。
一、症状表现
(一)少尿或无尿
1.成人情况: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这是因为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使得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等无法正常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进而尿量明显减少。例如一些因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脏的患者,会较早出现少尿或无尿症状,这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较为典型的表现之一,反映了肾脏排泄功能的严重障碍。
2.儿童情况:儿童的尿量判断标准与成人不同,婴幼儿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学龄儿童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30-50ml为无尿。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少尿或无尿的机制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儿童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损伤的耐受和反应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中,也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这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或肾小管功能受损有关。
(二)水肿
1.表现形式: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面部、下肢等部位。这是因为肾脏排泄水钠减少,导致水钠潴留。体内水分积聚,使得组织间隙液体增多,从而引起水肿。例如,当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时,水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首先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表现出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全身性水肿。
2.不同人群特点:对于儿童患者,水肿可能更为明显且发展较快。由于儿童的组织间隙相对疏松,水钠潴留更容易导致水肿表现。而且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除了肾脏本身的问题,还可能因液体摄入控制不佳等因素加重水肿情况。比如一些因感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液体管理不当,水肿会进一步加重,影响患儿的呼吸等功能,需要密切关注。
(三)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钾减少,同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加,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容易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例如,心电图上可能出现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改变。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本身就有冠心病的患者,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儿童患者由于心肌细胞相对娇嫩,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更为显著,需要及时监测血钾水平并采取相应措施。
2.低钠血症:肾脏对钠的排泄功能障碍,可导致低钠血症。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低钠血症的程度不同,表现也有所差异。对于老年人,本身肾脏功能就有所减退,在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更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而且低钠血症可能会加重其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意识障碍等。儿童患者如果出现低钠血症,可能会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需要及时纠正。
3.其他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等。高磷血症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钙沉积于软组织等;低钙血症可引起手足抽搐等表现。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这些电解质紊乱的影响和表现有所不同。比如在老年患者中,低钙血症可能会加重其骨质疏松相关的症状,而儿童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等。
(四)代谢性酸中毒
1.发生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恶心、呕吐、乏力等表现。例如,体内酸性物质增多,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来调节酸碱平衡。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代谢性酸中毒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的病情,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糖代谢紊乱,而代谢性酸中毒会进一步影响糖代谢等过程。儿童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由于其呼吸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症状可能相对更为严重,需要及时处理以纠正酸碱平衡。
(五)消化系统表现
1.早期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体内蓄积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例如,尿素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为氨,氨刺激胃肠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消化系统功能就有所减退,在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儿童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影响身体的恢复,需要注意调整患儿的饮食和对症处理消化系统症状。
2.严重情况: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引起,与体内毒素刺激、凝血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这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风险增加。对于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六)呼吸系统表现
1.容量过载相关表现:当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水钠潴留时,可能导致肺水肿,引起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表现。例如,过多的液体在肺部积聚,影响气体交换,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端坐呼吸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肺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出现肺水肿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心肺功能负担。儿童患者发生肺水肿时,由于其呼吸储备功能有限,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及时进行呼吸支持等治疗。
2.代谢性酸中毒相关表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引起呼吸深快,如前面提到的Kussmaul呼吸,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来纠正酸中毒。这是身体的一种代偿性呼吸改变,通过增加通气量来调节酸碱平衡。
(七)心血管系统表现
1.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常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于有基础高血压的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压控制可能更加困难,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并采取相应的降压措施。儿童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心脏功能,需要及时处理以控制血压在合适范围。
2.心力衰竭: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可表现为心悸、气短、不能平卧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出现心力衰竭时,治疗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心脏功能和肾脏功能的情况进行治疗。儿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由于其心肌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较为迅速,需要及时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措施。
(八)神经系统表现
1.早期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乏力、头痛、嗜睡等表现。这与体内毒素蓄积、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例如,尿素等毒素在体内积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痛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神经系统功能可能有所衰退,在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如嗜睡等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发展为昏迷等严重情况。儿童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能会影响其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需要密切观察神经系统表现并及时处理。
2.严重情况: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这是由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毒素蓄积等导致神经系统严重受损。例如,严重的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和神经系统抑制,进而出现意识障碍等表现。对于患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儿童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严重表现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神经系统功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