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心衰有哪些症状
心衰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有劳力性、端坐、夜间阵发性等类型,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乏力疲倦(因心输出量减少致全身灌注不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体液潴留相关症状(水肿表现多样,腹胀食欲减退因胃肠道淤血,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及其他症状(咳嗽咳痰、少尿等,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是严重心衰较早出现的症状,在活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心衰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从而引发呼吸困难。例如,患者在进行日常轻度活动,如快走、爬楼梯等时就会感到气促,休息后可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活动耐量逐渐下降,所需活动量越来越小就能诱发呼吸困难。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患者心肺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发生严重心衰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呼吸困难可能被误认为是肺部疾病等其他原因引起。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的不同,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对心脏功能有一定影响,不过这不是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心衰本身的心脏泵血功能障碍。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衰患者病情恶化,进而加重呼吸困难症状。例如,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心脏血液供应,饮酒会加重心脏负荷,缺乏运动则使心脏功能进一步减退。
病史因素: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严重心衰时呼吸困难更为典型,因为原有心脏疾病已破坏心脏结构和功能,在心衰进展到严重阶段时,呼吸困难表现突出。
2.端坐呼吸:患者平卧时呼吸困难加重,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而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程度,从而缓解呼吸困难。严重心衰患者可能需要高枕卧位甚至端坐位才能呼吸稍感平稳。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端坐呼吸时身体姿势调整可能更困难,且长期卧床等情况可能导致端坐呼吸时耐受性更差,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来缓解症状。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导致端坐呼吸表现不同的特殊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心衰导致的肺淤血程度等心脏相关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生活方式会使心衰病情加重,进而使端坐呼吸发作更频繁、程度更严重,如肥胖患者本身心脏负担重,发生严重心衰时端坐呼吸可能更明显。
病史因素: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发展为严重心衰时端坐呼吸症状可能较为突出,因为高血压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已较为严重。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多在夜间睡眠中发生,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有关。严重心衰患者可能频繁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能力下降,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变化对心脏的影响更明显,所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老年严重心衰患者中可能更常见且症状更严重。
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别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差异的关键因素,主要还是心衰的严重程度和心脏本身的病理改变。
生活方式影响:睡前过饱饮食、大量饮水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诱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因为这些情况会增加夜间回心血量,加重肺淤血,所以有严重心衰的患者需注意调整睡前饮食和饮水情况。
病史因素:有扩张型心肌病病史的患者,心肌本身病变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差,发生严重心衰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典型,因为心肌病变使心脏对回心血量增加的耐受更差。
二、乏力、疲倦
1.机制:严重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骨骼肌等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疲倦感。即使是轻度活动,也会感到体力不支。
年龄因素: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心功能减退时乏力、疲倦症状可能更易被察觉且更严重,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对心输出量减少的耐受能力更差。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导致乏力、疲倦差异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心衰引起的全身灌注不足所致,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激素变化时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变化,对乏力、疲倦的感受可能与平时略有不同,但根本原因还是心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心脏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发生严重心衰时乏力、疲倦症状会更明显,因为其身体机能适应活动的能力差,心输出量减少对其影响更显著;而规律运动的人心脏功能相对较好,发生严重心衰时乏力、疲倦程度可能相对轻一些,但总体还是由心衰程度决定。
病史因素: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心脏瓣膜病变导致心脏长期负荷加重,发展为严重心衰时乏力、疲倦症状突出,因为心脏瓣膜病变已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全身灌注不足明显。
三、体液潴留相关症状
1.水肿
表现:可表现为下肢水肿,开始多见于踝部,呈对称性、凹陷性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蔓延至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出现水肿是因为心衰时钠水潴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水钠重吸收增加,同时静脉淤血使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液体漏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水肿可能更难消退,且长期卧床的老年心衰患者下肢水肿更容易发生,因为卧床时下肢静脉回流进一步受阻,加重水肿情况。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导致水肿表现不同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钠水潴留和静脉淤血程度决定水肿情况,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对水钠代谢有一定影响,不过这不是水肿的主要原因。
生活方式影响:高盐饮食会加重钠水潴留,使心衰患者水肿加重,所以有严重心衰的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而低钠饮食有助于减轻水肿。
病史因素:有肾功能不全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严重心衰时钠水潴留更明显,因为肾功能不全本身就存在水钠代谢紊乱,在心衰时会进一步加重,导致水肿更严重。
2.腹胀、食欲减退:由于胃肠道淤血,患者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胃肠道淤血使消化功能减退,患者进食后感到腹部胀满不适,从而影响食欲,进食量减少。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在心衰导致胃肠道淤血时,腹胀、食欲减退症状可能更严重,且老年人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减少,但仍需保证基本营养摄入,所以更要关注其食欲情况并采取措施改善。
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别导致腹胀、食欲减退差异的特殊因素,主要是胃肠道淤血程度决定症状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快、过饱等会加重胃肠道淤血,使腹胀、食欲减退症状加重,所以严重心衰患者需注意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病史因素:有慢性胃炎等胃肠道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严重心衰时胃肠道淤血导致的腹胀、食欲减退可能更明显,因为原有胃肠道疾病使胃肠道对淤血更敏感。
四、其他症状
1.咳嗽、咳痰:咳嗽多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性痰。咳嗽是因为肺淤血刺激呼吸道引起,严重心衰患者肺淤血明显时,频繁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咳嗽反射可能减弱,所以严重心衰时咳嗽、咳痰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更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道症状表现。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导致咳嗽、咳痰差异的特殊情况,主要是肺淤血程度决定。
生活方式影响:吸烟患者发生严重心衰时咳嗽、咳痰可能更严重,因为吸烟损伤呼吸道黏膜,加重呼吸道刺激,使肺淤血时咳嗽更频繁。
病史因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严重心衰时咳嗽、咳痰症状可能更复杂,因为原有呼吸道疾病与心衰导致的肺淤血相互影响。
2.少尿:严重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肾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少尿进一步加重钠水潴留,形成恶性循环。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肾脏功能本身减退,发生严重心衰时少尿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难恢复,因为肾脏储备功能下降,对心输出量减少的代偿能力差。
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别导致少尿差异的特殊因素,主要是心输出量和肾灌注情况决定。
生活方式影响:脱水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肾灌注不足,使心衰患者少尿症状加重,所以严重心衰患者需要适当补充水分,但要注意控制量,避免加重水肿。
病史因素: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发生严重心衰时少尿情况更严重,因为原有肾功能不全使肾脏对心输出量减少的耐受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