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腹泻

来源:民福康

慢性腹泻是病程在4周以上或间歇期2-4周内复发性的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群,发病机制涉及肠道运动、分泌、吸收功能异常,常见病因有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感染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其他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大便次数增多、性状稀薄及伴随腹痛、消瘦、发热、便血等症状,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粪便、血液)及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治疗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如肠道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全身性疾病相关腹泻的对应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支持),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慢性腹泻各有注意事项,需分别关注水电解质补充、营养监测、用药安全及胎儿情况等。

一、慢性腹泻的定义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4周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它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肠道的运动、分泌、吸收等功能异常。

(一)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1.肠道运动功能异常:正常情况下肠道的蠕动有一定的节律和速度来保证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当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时,如肠道蠕动过快,会使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缩短,来不及充分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腹泻。例如,某些神经内分泌疾病可能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引起肠道运动功能异常,进而引发慢性腹泻。

2.肠道分泌功能异常:肠道的肠腺会分泌多种消化液等物质来辅助消化。如果肠道分泌功能发生异常,例如某些肠道炎症性疾病导致肠黏膜分泌过多的液体,而超过了肠道吸收的能力,就会出现腹泻。像炎症性肠病中的克罗恩病,肠道黏膜炎症刺激会使肠液分泌增加,从而引发慢性腹泻。

3.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当小肠的吸收功能出现问题时,如小肠黏膜病变、吸收面积减少等情况,会导致营养物质、水分等吸收不良,进而引起腹泻。例如,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手术等原因导致小肠吸收面积大幅减少,就容易出现慢性腹泻。

二、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

(一)肠道疾病相关

1.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多发生于青壮年,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其病理特点是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溃疡形成等,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吸收功能障碍以及肠道运动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慢性腹泻。

克罗恩病: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多见。病因也与免疫、遗传等因素相关,肠道出现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部位的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等,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慢性腹泻,常伴有腹痛、腹部包块等表现。

2.感染性疾病

慢性细菌性痢疾:多是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彻底,病原体持续在肠道内存在,导致肠道黏膜反复炎症。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大便可呈黏液脓血便,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

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肠道的炎症、溃疡等病变,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慢性腹泻,常伴有低热、盗汗、腹痛等全身及局部症状。

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病、阿米巴肠病等。例如贾第虫感染人体后,寄生在小肠,可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慢性腹泻,患者可能有腹痛、腹胀等表现。

(二)全身性疾病相关

1.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泻,常伴有多汗、心悸、消瘦等症状。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肠道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同时,高血糖环境也有利于肠道细菌的生长繁殖,进一步影响肠道功能,出现慢性腹泻,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等。

2.其他全身性疾病

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时,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蓄积在体内可影响胃肠道功能。肠道黏膜可出现水肿、炎症等改变,导致慢性腹泻,同时患者还会有肾功能不全的其他表现,如水肿、高血压、贫血等。

三、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一)临床表现特点

慢性腹泻的大便次数增多,一般每天超过3次,大便性状稀薄,可呈水样便、稀糊状便等。排便频率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者可能是每天数次,有的可能是数天一次但大便仍为稀便。

(二)伴随症状

1.腹痛: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腹泻可能伴有不同性质的腹痛。例如,炎症性肠病引起的慢性腹泻常伴有腹痛,溃疡性结肠炎多为左下腹隐痛,克罗恩病腹痛可位于右下腹或脐周,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

2.消瘦:长期慢性腹泻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患者出现消瘦。特别是一些吸收不良相关的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如短肠综合征,患者体重下降明显,同时可能伴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皮肤干燥、贫血等。

3.发热:一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慢性腹泻可能伴有发热,如肠结核患者常有低热,慢性细菌性痢疾严重时可出现高热等。

4.便血:某些肠道疾病引起的慢性腹泻可伴有便血,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大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肠道肿瘤患者可能出现血便,且随着病情进展,便血情况可能会加重。

四、慢性腹泻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腹泻情况,包括腹泻的起病时间、病程长短、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是否伴有腹痛、发热、消瘦等伴随症状。同时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肠道疾病史、全身性疾病史,是否有药物服用史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因为长期服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

(二)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如是否有腹部压痛、包块等。例如,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能在腹部相应病变部位有压痛,肠结核患者可能在右下腹触及包块等。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可了解大便的性状、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例如,肠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粪便中可能会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感染患者的粪便中可找到相应的寄生虫卵。

粪便隐血试验可辅助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如肠道肿瘤患者可能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粪便细菌培养有助于明确是否有肠道细菌感染,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感染等情况。例如,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降低等。

生化检查可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情况。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会异常,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会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可了解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如肝脏、胆囊、胰腺、肠道等是否有病变,有助于发现如肝脓肿、胰腺病变、肠道占位性病变等情况。

2.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发现肠道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改变;肠道肿瘤患者可见肠道内的占位性病变。

3.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于肠道病变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可观察肠道的形态、蠕动情况等。例如,肠结核患者在X线钡剂灌肠检查下可发现肠管痉挛、激惹现象及溃疡、狭窄等改变。

五、慢性腹泻的治疗原则(仅提及相关疾病,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

(一)针对病因治疗

1.肠道感染性疾病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腹泻,如慢性细菌性痢疾,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遵循专业医生的判断。

肠结核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同样具体用药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2.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药物的具体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克罗恩病的治疗也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样遵循医生的专业指导。

3.全身性疾病相关的慢性腹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慢性腹泻需要针对甲亢进行治疗,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由内分泌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确定。

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腹泻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降糖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来稳定血糖水平,从而改善肠道功能。

(二)对症支持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慢性腹泻导致大量水分、电解质丢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止出现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

2.营养支持:由于慢性腹泻影响营养物质吸收,需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根据情况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促进身体恢复。例如,对于短肠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来保证营养供给。

六、特殊人群慢性腹泻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慢性腹泻

1.注意事项:儿童慢性腹泻时,由于其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要注意饮食调整,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例如,对于婴儿腹泻,要注意合理喂养,如为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的饮食也需要适当调整;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粉的冲调浓度等。

2.建议原因:儿童腹泻时体液丢失较快,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出现脱水,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二)老年人慢性腹泻

1.注意事项:老年人慢性腹泻时,要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因腹泻导致身体虚弱、头晕等,在活动时容易发生跌倒。同时,要注意营养状况的监测,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慢性腹泻更易导致营养不良,要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可选择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还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影响,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腹泻不良反应,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

2.建议原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脱水、营养不良等对其健康影响较大,预防跌倒等意外也是保障老年人安全的重要方面。关注药物对腹泻的影响有助于准确判断腹泻的原因并进行合理处理。

(三)妊娠期女性慢性腹泻

1.注意事项:妊娠期女性慢性腹泻需要特别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要首先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腹泻情况,如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等。如果腹泻严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定期进行产检。

2.建议原因:妊娠期女性的身体状况关系到胎儿的健康,药物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治疗慢性腹泻时要优先考虑对胎儿安全的措施,通过饮食调整和谨慎用药来保障母婴健康。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指每日排便次数在3次及以上,粪质稀薄或呈水样便,持续时间超过4周或长期反复发作的复发性腹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慢性腹泻
孙成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大便性状出现变化、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变化包括大便变成软便、水样便或稀水样便,甚至包括脓液和血液且大便的次数大于等于3次以上,这一组变化称作为腹泻。但是慢性腹泻必须在腹泻的基础上,大于等于2个月以上,才能称作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由于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原因引起的。感染因素包括各种细菌,如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
参苓白术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李静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参苓白术颗粒具有补脾益肺、祛湿养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引发的多种不适症状。 1.补脾益肺 参苓白术颗粒可改善脾虚湿盛状况,缓解因脾虚带来的诸如胸脘痞闷、倦怠乏力等表现,同时对肺也有滋养作用,能减轻气短咳嗽等症状。 2.祛湿养心 参苓白术颗粒可以有效去除体内湿气,对于湿气重引起的面色枯黄、慢性腹
鞣酸蛋白酵母散和蒙脱石散的区别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鞣酸蛋白酵母散和蒙脱石散的区别在于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适用情况不同等。 1.成分不同 鞣酸蛋白酵母散主要成分包括鞣酸蛋白、干酵母等;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 2.作用机制不同 鞣酸蛋白酵母散中的鞣酸蛋白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干酵母富含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蒙脱石散则是通过吸附肠道内的致
小儿佝偻病是什么原因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儿佝偻病主要与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生长发育迅速、疾病影响等有关。 1.维生素D摄入不足 如果儿童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容易导致维生素D不足。 2.日照不足 儿童户外活动过少,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不足,无法自身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3.生长发育迅速 婴幼儿处于
蒙脱石散吃几天停药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蒙脱石散一般服用1-2天后可以考虑停药,但具体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 蒙脱石散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等病症。如果患者腹泻症状明显缓解,大便逐渐恢复正常,通常服用1-2天即可停药。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便秘。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腹泻病例,可能需要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但也不应无限制使用。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
腹泻能喝蜂蜜水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拉肚子的时候最好不要喝蜂蜜水或少喝。正常情况下,腹泻是由于急、慢性胃炎,结肠炎,感冒胃肠炎,急性肠胃炎造成的。尤其在急性发作期,会表现出里急后重,发热,脱水等表现。蜂胶是一种天然营养补品,蜂蜜甘平,具有补中、润燥、止痛、美容养颜等功效。脾虚营养不良的人,可作食材食用。但脾胃虚弱、痰湿便溏者不提倡吃。
孕妇怎么缓解腹泻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孕妇表现出了腹泻的现象,那么缓解腹泻的方法首先就是防止服用一些药物。如果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可以让孕妇多喝一些温水,防止表现出腹泻脱水的现象。如果腹泻严重也可以服用一下蒙脱石散。
轻微的腹泻能打新冠疫苗吗?
王星光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轻微腹泻一般可以打新冠疫苗。病人表现出轻微腹泻症状的时候,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可以经过腹部热敷或顺时针按摩改善。轻微腹泻一般不会影响新冠疫苗效果,因此是可以打新冠疫苗的。但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接种哪种疫苗,如果机体表现出了发烧的症状,短期内都不要去注射疫苗,要到身体完全康复超过三天以后再去注射。
腹泻的药?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多见治疗腹泻的药物有1、益生菌类,比如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2、吸收肠道水分减轻腹泻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等。3、经过抑制肠道蠕动的药物,比如易蒙停等。4、中成药,比如盐酸小劈柴碱片、固本益肠等。5、如果病人存在发热,腹痛,便常规可见白细胞伴血白细胞增高,那么有可能存在肠道的细菌感染。可以服用抗生
肠炎引起腹泻怎么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由肠炎造成的腹泻:1.临床常用蒙脱石散治疗由肠胃炎造成的腹泻。该药物对肠道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使其失去致病能力,且具有修复胃肠黏膜的作用。2.可以针刺中脘穴、足三里、上巨虚、天枢穴、三阴交、大肠俞、合谷穴等穴位,以增强胃肠功能,缓解腹泻的症状。3.神阙穴血管
经常腹泻会诱发肠道肿瘤吗
邢加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长期的习惯性腹泻,对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正常肠道是有一定菌群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于保护大肠的生理功能,保护大肠正常的运转,正常的发挥自己的功能,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经常会受激惹或腹泻,比如很多减肥药,实际上是泻药,会造成药物性腹泻,长期可能会改变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环境,更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肠黏膜的损伤,造成肠黏膜的屏
慢性腹泻该吃什么食物
孙成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患者应该吃比较松软、容易消化、能量高的食物,同时不要吃太多油腻食物,比如大鱼大肉、海鲜等。慢性腹泻患者最好杜绝引起肠道过敏的食物,譬如牛奶、虾。有些患者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之后,大便性状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慢性腹泻的症状是什么
孙成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的症状是大便性状的变化,可以有水样便、粘液便,或者完全是水样的便,甚至啤酒样的便。还有大便次数的变化,肯定是大于等于3次。慢性腹泻表面可以是脓血样便,可以是鲜血,也可以是黄色大便。针对大便的性状的变化,同时也会有肚子脐周的疼痛,可以在饭前空腹的情况下出现脐周的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发烧,时间长了,可以导致消瘦,甚至营养不良的症状。有
慢性腹泻是什么症状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慢性腹泻的发生,多数由于急性肠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演变成慢性腹泻。病程较长,通常为每天排便次数增多,多数为稀便,有的患者带有粘液,甚至脓血,排便时腹痛,有里急后重感。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等临床症状。多数患者会有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慢性腹泻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慢性腹泻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或者是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加,进而导致腹泻。腹泻病程超过四周或者是长期反复发作的腹泻,我们称为慢性腹泻。对于婴幼儿如果患有慢性腹泻,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腹泻
徐俊丽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一医院 三甲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天大于三次;或者粪便量增加、粪质稀薄。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其中急性腹泻病史常小于三周,慢性腹泻多超过三周或者为长期反复发作的情况。腹泻在临床上见于许多疾病,例如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肠道息肉以及胃癌、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