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是由长期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右心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等引发,长期的肺部疾病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负担加重,逐渐出现心脏功能衰退。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导致右心衰竭。
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通常包括控制基础肺病、使用扩血管药物、氧疗等措施。药物治疗可以减轻右心负担,延缓疾病进展,而氧疗有助于改善氧合水平,减轻心脏的工作负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心肺功能,避免出现急性加重。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也能改善生活质量。
如有呼吸急促、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需尽早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与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