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一般由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多囊肾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最为常见,患者父母一方患病,子女遗传概率约50%,通常在成年后发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较少见,多在婴幼儿期发病,患者需从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致病基因。
2.基因突变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PKD1、PKD2等相关基因突变,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和发育,使细胞异常增殖并形成囊肿,囊肿逐渐增大、增多,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
3.环境因素
虽然遗传是主要病因,但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疾病进展。高血压、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饮食)、过度劳累等,会加速囊肿生长,促进病情恶化,影响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