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饮食调整、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透析治疗等。
1.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少尿期患者肾脏排泄功能严重受损,必须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以防过多液体在体内蓄积,导致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每日给予的液体量根据前一日的显性失水量加400毫升来计算,老年人输液速度需特别注意,防止过快。
2.饮食调整
给予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的产生,减轻肾脏负担,同时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支持。
3.纠正电解质紊乱
少尿期常出现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当血清钾达到6.4mmol/L以上时,应立即给予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
4.控制感染
急性肾衰竭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而感染又会加重肾衰竭,因此必须积极控制感染,但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常用抗感染药物有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5.透析治疗
透析可以迅速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毒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肾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