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通常是由久病伤阳、年老体衰、房事不节、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原因引起。
1.久病伤阳
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肾病等,疾病不断损耗人体的阳气。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久病会使脾胃和肾脏的阳气逐渐亏虚,导致脾肾阳虚。比如长期患有慢性肠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阳气不能正常生化,进而影响肾阳,出现脾肾阳虚。
2.年老体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阳气也会随之减弱。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下降,脾胃的运化能力和肾脏的封藏能力降低,容易出现脾肾阳虚的症状,如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等。
3.房事不节
过度频繁的房事会过度消耗肾精,肾精亏虚则肾阳也会随之不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就会引发脾肾阳虚,表现为性功能减退、腰膝冷痛、腹胀便溏等。
4.饮食不节
长期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会损伤脾胃阳气。脾胃阳气受损,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进而影响肾阳的温煦功能,导致脾肾阳虚。此外,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也会损伤脾胃,引发脾肾阳虚。
5.劳倦过度
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度,会耗伤人体的气血和阳气。长期劳倦过度,脾胃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和滋养,运化功能失调,阳气生化不足,同时也会影响肾阳的充盛,最终导致脾肾阳虚。
当出现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脾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