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早期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瘘管形成、肛门周围病变、全身症状、口腔溃疡等。诊断需结合多种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和营养支持。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多数患者因症状不典型而被误诊或漏诊。以下是克罗恩病的一些早期症状:
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阵痛伴肠鸣音亢进,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急腹症。
2.腹泻:腹泻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2~4次,可无脓血或与便秘交替;重者排便次数频繁,可为脓血便或血水样便。
3.腹部肿块:约1/3的患者可扪及腹部肿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质地中等,边缘不整,无明显压痛。
4.瘘管形成:克罗恩病可穿透肠壁形成瘘管,通向其他肠段、肠系膜、膀胱、输尿管、阴道等部位,形成内瘘或外瘘。
5.肛门周围病变:部分患者可有肛门周围瘘管、脓肿形成,肛裂等病变。
6.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等肠外表现。
7.口腔溃疡:约25%的患者可出现口腔溃疡。
需要注意的是,克罗恩病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很多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表现。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发热、贫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此外,克罗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对于疑似克罗恩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克罗恩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并发症的治疗和缓解症状;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总之,克罗恩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