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是什么意思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即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是脑部血管内形成血栓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脑组织供血不足坏死软化,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不良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等;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是脑部血管破裂致血液溢出压迫脑组织,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有年龄、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及相关病史等,其起病急骤,有多种常见症状,出现应立即就医。
一、缺血性脑卒中
1.发病机制:主要是脑部血管内形成血栓等原因,导致血管狭窄或完全阻塞,使得相应脑组织供血不足,进而发生脑组织坏死或软化。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动脉壁上的斑块逐渐积聚,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减少,当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时,就会完全阻断血流。
2.危险因素: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的弹性下降、血管壁病变的几率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相对较高;性别上,男性发病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病史方面,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明显升高,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增加血管病变的可能性。
二、出血性脑卒中
1.发病机制:通常是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中,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组织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压突然升高时,薄弱的血管壁破裂出血;另外,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也可引发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畸形的血管结构异常,容易破裂,动脉瘤则是血管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压力增大时易破裂。
2.危险因素:年龄上同样是老年人更易发病,因为血管老化、弹性降低;性别差异相对不似缺血性脑卒中那么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是重要因素,血压波动大容易导致血管破裂;病史方面,高血压病史是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有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病史的人群也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急性脑卒中起病急骤,常见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头痛、呕吐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