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怎样应急处置
发生眩晕症时,首先要立即采取安全体位,根据不同人群轻柔或缓慢平稳协助其坐下或躺下;保持呼吸通畅,让患者头部稍偏一侧防呕吐物堵呼吸道;尽快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相关信息;然后及时送医院评估,不同年龄段患者就医有不同注意事项;妊娠期女性和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患者发生眩晕需特别注意,妊娠期女性以非药物应急处置为主尽快就医,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病史患者应急处置要平稳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尽快转运就医。
一、立即采取安全体位
当发生眩晕症时,首先要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迅速让患者坐下或躺下,避免摔倒受伤。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轻柔地将其放置在安全的平卧位,因为儿童平衡能力相对较弱,摔倒风险更高,需特别注意动作轻柔以防止二次伤害。如果是老年人群,本身骨质相对疏松,摔倒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骨折等问题,所以更要缓慢平稳地协助其采取安全体位。
二、保持呼吸通畅
让患者头部稍微偏向一侧,尤其是有呕吐倾向时,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对于婴幼儿,由于其呼吸道相对狭窄,更要密切关注头部偏向角度,确保气道始终通畅。如果患者出现持续呕吐且呕吐物较多的情况,要及时清理周围呕吐物,保持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呕吐物气味刺激加重不适。
三、记录发作情况
尽快记录眩晕发作的相关信息,包括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是否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头痛、视物模糊等)。对于不同年龄层,记录重点略有不同,儿童可能需要观察是否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老年人群则要留意是否有既往疾病相关症状的变化等。这些信息对于后续医生判断眩晕的病因非常重要。
四、及时就医评估
在完成初步应急处置后,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专业评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就医注意事项不同,儿童患者要由家长妥善陪同,向接诊医生详细描述发作过程等情况;老年患者家属要协助医生提供老人既往病史等相关信息。医院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听力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等来明确眩晕的病因,常见的眩晕病因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不同病因有不同的针对性检查及后续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特别注意
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眩晕症,要格外谨慎,因为很多药物在妊娠期使用受限,主要以非药物的体位调整等应急处置为主,同时需尽快就医,由医生在充分考虑胎儿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评估和处理。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眩晕,由于其基础疾病可能因眩晕发作而加重病情,所以在应急处置时要更加平稳操作,尽快转运就医,并且在转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