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感染性腹泻由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等)及其他表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且因病原体、患者个体差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而异,及时识别其临床表现对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胃肠道症状
1.腹泻
是感染性腹泻最主要的症状。腹泻的频率和粪便性状因病原体不同而有差异。例如,由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而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常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相对较少,但有里急后重感(即有排便不尽感)。不同年龄人群腹泻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感染后腹泻可能更频繁,且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2.腹痛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腹痛相对较轻;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腹泻,腹痛可能较为明显,如沙门菌感染时,可出现阵发性腹痛。不同性别在腹痛感受上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合并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腹痛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要特别关注。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来说,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发热相对较常见且体温可能较高,如伤寒杆菌感染可引起持续发热;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有所不同,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感染后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波动较大;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感染后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
2.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这是由于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毒素吸收等因素引起。无论是何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随着腹泻和发热等症状的出现,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感,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三、其他表现
1.脱水表现
严重腹泻和呕吐可导致脱水。轻度脱水时,患者可能仅有口渴、尿量减少等表现;中度脱水时,可出现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烦躁不安等;重度脱水时,可出现精神萎靡、昏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脱水表现有差异,儿童脱水时前囟凹陷较为明显,而老年人由于皮肤松弛,皮肤弹性减退可能不典型,需更仔细评估。对于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如心肾功能不全者,脱水可能会加重心肾负担,导致病情恶化,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2.电解质紊乱
腹泻导致大量电解质丢失,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低钠血症时患者可出现嗜睡、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低钾血症时可出现四肢软弱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表现。不同性别在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上无显著差异,但对于妊娠期女性,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需要特别关注;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电解质紊乱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因病原体、患者个体差异(包括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而有所不同,及时识别这些临床表现对于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