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方法包括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阻抗pH监测和食管压力测定。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情况并取活检,适用特定人群且有检查前注意事项;24小时食管pH监测能了解食管内酸碱度变化及症状与酸反流关系,有适用人群和检查前、中注意事项;食管阻抗pH监测可区分酸反流和非酸反流,适用特定人群及有相关注意事项;食管压力测定能了解食管动力情况,适用特定人群及有检查前、中注意事项。
一、胃镜检查
1.原理及优势:胃镜检查是将一条前端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直接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情况,能清晰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无炎症、糜烂、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还可在直视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重要方法,其诊断GER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如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等。对于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怀疑有食管病变的患者,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适用于有典型反流症状但内镜检查阴性或虽有非糜烂性反流病但需排除其他疾病者等。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患者需口服局部麻醉剂,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多数人可耐受。对于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检查前需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
二、24小时食管pH监测
1.原理及优势:通过将pH电极放置在食管下括约肌上方约5cm处,连续24小时监测食管内pH值的变化,可了解食管内酸碱度情况,判断有无过多的酸反流,是诊断GERD的重要量化指标。能明确症状与酸反流的关系,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但怀疑有酸反流的患者尤为重要,其诊断GERD的敏感性较高,可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酸反流。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疑诊GERD但内镜检查阴性者、抗反流治疗效果不佳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等。检查前需停用抑酸药物至少3天,避免服用影响食管动力的药物等。检查过程中患者需正常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等影响电极位置的情况,监测期间需记录症状发生的时间,以便分析症状与酸反流的关系。对于儿童患者,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下谨慎进行,考虑到儿童配合度等问题,要做好安抚工作。
三、食管阻抗pH监测
1.原理及优势:同时监测食管内阻抗和pH值,阻抗可反映食管内液体和气体的移动情况,能区分酸反流和非酸反流(如弱酸性、碱性、气体等反流),相比单纯pH监测能提供更全面的反流信息,对于非酸反流相关的GERD诊断更有价值,能提高GERD的诊断率。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怀疑有非酸反流相关症状的GERD患者等。其注意事项与24小时食管pH监测类似,检查前需停用相关影响药物等,检查过程中需注意电极位置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需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该项检查。
四、食管压力测定
1.原理及优势: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定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食管体部压力等,了解食管动力情况,LES压力降低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检查可评估LES功能及食管蠕动情况,对于诊断GERD合并食管动力障碍等情况有帮助。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怀疑有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导致GERD的患者等。检查前需停用影响食管动力的药物至少24小时,检查过程中患者需吞咽水等,以测定食管不同部位的压力。对于老年人或有吞咽困难等情况的患者,操作时需特别小心,避免发生误吸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