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脑梗死有一般症状表现,如不同程度头痛、头晕,部分伴恶心呕吐等;有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肌力减退)、感觉功能障碍(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言语功能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还有特殊类型脑梗死的特殊表现,大面积脑梗死有严重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等表现,后循环脑梗死有眩晕、复视、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表现。
一、一般症状表现
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些患者是轻微的胀痛,而有些可能较为剧烈。头晕可表现为自身感觉周围环境旋转或自身有不稳感,这是因为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影响了相关神经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使症状表现相对复杂,比如本身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在发生急性脑梗死时头晕头痛症状可能会被原有的高血压症状所干扰,需要仔细鉴别。
二、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偏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之一,表现为一侧肢体的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这是由于脑部负责运动调控的区域受到梗死影响,导致对侧肢体的运动传导受阻。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偏瘫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发生急性脑梗死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日后的运动能力发展;而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肌肉萎缩等情况,偏瘫后恢复相对更为困难。
肌力减退:患者肢体的肌力会低于正常水平,可通过肌力分级来评估,如0级为完全瘫痪,5级为正常肌力。性别差异在急性脑梗死导致的肌力减退上一般无明显特殊表现,但不同性别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患者相对可能更关注自身形象等因素,在康复训练配合度上需医护人员给予更多引导。
2.感觉功能障碍
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一侧身体的感觉功能出现异常,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这是因为脑部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感觉神经本身可能有一定退变,在发生急性脑梗死时感觉功能障碍可能更难早期发现,而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觉功能障碍可能会影响其对自身不适的表达。
3.言语功能障碍
失语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多种类型。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无法表达;感觉性失语则是患者能发音,但不能理解他人话语和自己所说的内容。生活方式不健康,如有长期吸烟、酗酒习惯的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导致言语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恢复可能相对困难。
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语调异常等,是由于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的神经受损所致。不同年龄的患者构音障碍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其语言交流和学习,老年患者则可能影响其日常的社交和生活沟通。
三、特殊类型脑梗死的特殊表现
1.大面积脑梗死
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脑水肿,进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加剧、意识障碍等。意识障碍可从嗜睡逐渐进展到昏迷。对于老年患者,本身颅内代偿空间相对较小,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可能出现得更早且更严重;儿童患者由于颅骨尚未完全骨化,颅内压增高时可能有前囟膨隆等表现。
2.后循环脑梗死
可出现眩晕、复视、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表现。眩晕表现为明显的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感;复视是看东西出现重影;吞咽困难会影响患者进食,增加误吸的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误吸可能会引发肺部感染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肢体动作不协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