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能治好吗

来源:民福康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早期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表现为运动等多障碍及并发症,治疗是综合性长期过程,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语言、认知心理训练,药物针对并发症,手术适用于康复不佳且有严重痉挛等情况的患儿,早期综合个体化结合多种手段可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家长需配合制定康复计划并给予关爱支持

一、康复训练

1.运动功能训练

目标: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大运动以及手指精细运动等。例如,对于不能独坐的患儿,会进行针对性的坐位平衡训练,通过使用辅助器具和特定的训练手法,逐步增强患儿躯干的控制能力。大量研究表明,长期规范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以刺激大脑的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的重组。比如有研究显示,经过系统的运动康复训练的脑瘫患儿,其运动功能评分在训练前后有显著提高。

年龄因素影响: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因为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最强,此时进行康复干预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大脑的代偿能力。新生儿期如果能及时发现脑损伤迹象并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语言训练

目标:针对伴有语言障碍的脑瘫患儿,训练其发音、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不会说话的患儿,会从简单的发音开始训练,逐步引导其理解词汇、短语,并尝试表达需求等。研究发现,语言训练结合家庭的配合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语言功能的改善。例如,通过游戏化的语言训练方式,让患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可提高训练效果。

性别差异影响:一般来说,性别差异在语言训练效果上无明显特异性影响,但在训练过程中需根据患儿个体的性格、兴趣等进行个性化调整。

3.认知与心理训练

目标:促进患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缓解其因疾病导致的焦虑、自卑等情绪。对于认知障碍的患儿,会采用认知训练游戏、图片识别等方式来提高其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心理训练方面,通过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帮助患儿树立信心。有研究表明,综合的认知与心理训练能改善脑瘫患儿的整体康复预后,使其在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

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有特殊病史的患儿在认知与心理训练时需更加谨慎,根据其具体病史调整训练方法。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的作息、合理的营养等有助于患儿认知与心理的良好发展,在训练过程中应鼓励家长为患儿营造这样的生活环境。

二、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脑瘫本身并没有特效的根治药物,但会根据患儿的具体并发症使用相应药物。例如,对于伴有癫痫发作的患儿,会使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癫痫发作,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儿的癫痫类型、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且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对于经长期康复训练效果不佳,且存在严重痉挛、肌腱挛缩等情况的患儿,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适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通过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纤维,降低肌肉痉挛程度,为康复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多学科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年龄因素影响: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建议在患儿2-6岁之间,此时患儿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术后康复潜力较大,但也需结合患儿的具体病情来综合判断。

2.术后康复:手术治疗后仍需要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来巩固手术效果,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总之,小儿脑瘫虽然难以完全治好,但通过早期、综合、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合理的药物辅助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等多种手段的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功能障碍,让患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家长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为患儿制定长期的康复计划,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克服困难,争取最佳的康复效果。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宝宝肌张力高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肌张力高的原因可能是神经系统问题、遗传因素、代谢紊乱和其他因素,需要及时治疗。 1.神经系统问题 宝宝的大脑或脊髓可能存在问题,如脑性瘫痪、脑炎等,这会导致肌张力异常。 2.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导致肌张力高,如先天性肌强直。 3.代谢紊乱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钙等,也可能引起肌张
未满月新生儿脑瘫临床症状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脑瘫指的是脑性瘫痪,未满月新生儿有脑性瘫痪可能会出现频繁吐沫、喂养困难、活动减少等临床症状。 1、频繁吐沫 未满月新生儿的吞咽不协调,无法正常将唾沫咽下去,所以口腔中有较多的唾沫,被舌头搅动之后产生泡沫,会有频繁吐沫的临床症状。 2、喂养困难 未满月新生儿的吸吮能力比较弱,不能及时将奶汁吸出来,所以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一般指脑瘫,脑瘫可通过一般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患者若伴随运动障碍,家长需对其肢体进行理疗、按摩,以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同时需加强护理,保证患儿营养均衡。 2、康复治疗:家长需根据患儿情况,在医生建议下通过家庭康复、特殊教育、感觉整合训练、引导式教育
小儿脑性瘫痪病因有哪些
赵展荣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为小儿脑瘫,可能是出生前因素、围生期因素、新生儿期因素等引起的。 1.出生前因素 如果怀孕前后父母存在吸烟、饮酒及吸毒等情况时,则可能会影响胚胎质量而出现脑瘫,怀孕早期孕妇如果发生感染、中毒等现象时,可能会导致胎儿脑细胞发育不良而引起脑瘫。 2.围生期因素 如果孕妇分娩时间过长或胎盘
脑性瘫痪引起哪些障碍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脑性瘫痪是指脑瘫,脑瘫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1、运动功能障碍 当患有脑瘫时,容易使椎体系统受损,皮质运动区损伤,从而引起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流涎、关节脱位等。 2、智力障碍 如果患有脑瘫,由于脑组织出现损伤,容易导致智力发育迟缓,从而出现理解能力极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表现。 3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遗症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遗症有脑瘫、癫痫、视听障碍等。 1、脑瘫 由于严重的颅内出血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大脑细胞,可能导致病儿发生脑性瘫痪,影响大脑细胞的正常发育,进而影响病儿的智力。 2、癫痫 如果出血没有及时清除,时间久了血块会发生机化,形成一个异常的放电病灶,导致癫痫。 3、视听障碍 颅内出血可能直接损伤
宝宝会吃手可以排除小儿脑性瘫痪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通常指脑瘫,无法单凭宝宝会吃手排除此疾病。 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患儿大多无法进行精细运动。宝宝会吃手不属于精细运动,并且造成宝宝不会吃手的原因较多,比如脑炎、脊髓灰质炎等,所以不可单凭此现象确诊是否患有脑瘫。 怀疑宝宝存在脑瘫问题时,应该就医进行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
轻度脑梗的早期症状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轻度脑梗一般指轻度脑梗死,缺乏特定的早期症状,如感觉麻木、头晕、瘫痪等。 脑梗死属于急性脑血管病范畴,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没有特定的早期轻度脑梗死的症状,部分病例在脑梗死发作之前,可能会出现阵发性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如身体各处出现感觉麻木、头晕不适,瘫痪,甚至晕厥等。随着疾病发展,还会出现失
新生儿原始反射减弱是脑瘫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新生儿原始反射减弱不一定是脑瘫。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出生时生物体正常发育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能反应,包括吸吮、瞳孔对光反应、伸手抓握等反射。这些原始反射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减弱或消失,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变得更加有意识和自主。但某些原始反射的异常或消失可能与脑部损伤或发育异常有关,如伸手抓握反射的异常可能与
脑瘫被简称为什么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瘫本身就是一种简称,其全名为脑性瘫痪。 脑瘫全名为脑性瘫痪,所以其本身就为简称。脑瘫是一种涉及运动和姿势控制的神经发育障碍,可以在胎儿期、出生时或幼儿时期发生,通常是由于大脑损伤或异常发育引起的,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以伴有癫痫发作、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感知觉障碍等。对于大
脑性瘫痪对孩子有什么危害和影响
李丹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脑瘫对孩子危害和影响,主要是影响到孩子运动发育和姿势的异常,比如到走的年龄,不能正常行走或者有些孩子虽然能行走了,但是会出现姿势异常等。此外,脑瘫也有可能是痉挛性脑瘫,孩子走路时会出现剪刀一样步态或是有些偏瘫型的脑瘫,患儿一侧肢体肌张力高,一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可能会出现跛行。
脑性瘫痪的孩子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燕群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脑性瘫痪的病人有肌张力高的,有肌张力低的,另外有一些偏瘫的,或者是这个有合并症的等等这些,合并有视觉异常听觉异常这种病人,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病人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方说一个病人他的下肢的肌张力特别高,这个病人我们可能要选择包括蜡疗、中药熏蒸、水疗等等这些,当然也包括按摩,这些方法。有一部分可以解决,还有一部分他肌张力特别高的情况下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
高永强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非常多,最主要的原因有四个,第一是早产,第二缺血缺氧、窒息,第三十胆红素脑病,第四则是孕期感染,常见的感染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和风疹病毒感染等。小儿脑性瘫痪应及时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面肌瘫痪术前术后应注意事项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单纯的面肌瘫痪,也就是平时所讲的面神经炎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很少需要做手术治疗,除非是因为长期以后,因为恢复不良而引起了口角痉挛,可以去做神经减压术呃,但是在做神经减压手术之前,其实可以先去肌注肉毒素,如果一定要去做手术治疗,则要做一下术前评估,比如肌电图啊,或者查一下是否有内科系统疾病等。而做完手术之后,还需要遵医嘱服用神经营养的药物,辅
面肌瘫痪早期症状?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分为中枢性面肌瘫痪和周围性面肌瘫痪。周围性面肌瘫痪就是面神经炎,在早期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受风寒的病史,之后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不对称等,表现为一侧眼力上下均受到影响。中枢性面肌瘫痪一般只会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面肌瘫痪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面肌瘫痪有周围性的面肌瘫痪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通常周围性的面肌瘫痪需要与面肌痉挛相鉴别诊断,同时还要与重症肌无力做鉴别诊断。而中枢性的面肌瘫痪要明确是脑梗死、脑出血还是肿瘤占位等导致的。也有部分面肌瘫痪会伴有头痛、眼睛发红等表现。
免费咨询